close

活動名稱:得恩亞納鐵道行(附航跡圖及GPX)

活動日期:1080127 (晴多雲)

參加人員:林玉真、全憶文、唐定國、廖淑惠、王智青、全憶湘、石志滿、高嘉均、石梓宏、王水南、張美麗、江財協、蘇秀文、郭雲英、黃淑燕、劉文貴、林雪珠、鄭連丁、楊智全、張大祥、郭慧君、張瑜芳、張語桓、王冠勛、林翊婷、周兆彥、廖麗芳、楊美麗、陳秋芳、周家慶、林瑞南、楊素玫、林惠婉、李俊民

活動概述:

    阿里山塔山山麓的來吉村,從前叫「拉拉吉」,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的聚居地。20098月,莫拉克颱風重創來吉部落,超大豪雨的土石流潰堤走山,讓居民無家可歸。原本400多戶居民,風災後被一分為三,126戶留在原本的來吉村,22戶選擇搬到山下的逐鹿社區,有41戶為了尋覓一處延續族群命脈,長久安居之地,歷經多年的奔走,找到鄒族早期祖先的舊址,海拔1400公尺的152林班地,作為建造永久屋的基地。這處世外桃源,鄒族人稱為「得恩亞納」(Toe'uana),含義為「一塊遠離河床平坦安全的土地」,6公頃林班地內,共興建42棟木屋造型的永久屋,在20152月終於落成,讓族人歡喜入住。祖先曾經的居住地,變身為未來新的安居避場所,有著台灣合掌村之稱,也是台灣第一個成功將林班地變更部落建地的案例。

    爬山與鐵道的組合,是親身實地的漫遊尋訪,也是一種很有趣的阿里山森鐵尋蹤方式。本次由阿里山十字路車站走到多林車站,體會美麗的森林鐵路,再尋訪得恩亞納部落,O形環走回到十字路車站,全程約11公里,累計上坡413m,累計下坡263m。

 

行程記錄:

0706烏日出發,經中二高南下。

0807在中埔交流道(298K)下高速公路,隨即左轉接台18線往阿里山。

0815第二個7-11(雲海門市)嘉義縣中埔鄉十字路233號等候其他夥伴。

0828續行往十字路車站。

0947抵台1876.4K十字派出所附近,有嘉義林區管理處「十字路—來吉步道」紅字大石。十字路部落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由達邦、特富野遷徙來吉部落的中繼站,也是二萬坪、多林、來吉、達邦的中心點。因停車位難覓,經居民指點往前約130公尺左轉水泥路上坡,路邊皆可停車。此水泥路可上抵十字路車站。從停車處往南方眺望,可見下方山谷中的十字路村,遠處峰巒疊翠,上下起伏。

0957整裝出發,上行不久遇阿里山鐵路,左轉走鐵道,舊民房沿著鐵道排列,有如進入時空隧道,發思古幽情。

1000抵達十字路車站。十字路車站位於十字路山南麓的山脊線上,昔時為前往阿里山的中途站,也是前往來吉、達邦、特富野等當地部落的古道交會點,宛如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故名之。這裡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現正名為「阿里山林業鐵路」)與阿里山公路最靠近的地方,從車站右邊階梯下去就是阿里山公路了。

此站現為林鐵本線上山終點,紅頂白牆的站房為統一的制式建築,斑駁的白底鐵牌標示海拔1534公尺,上下行的正線兩股鐵軌中間,有幾座鐵製階梯,這就是月台,乘客要跨上階梯才能進入火車車廂,別具一格,在此駐足感受古早鐵道的氣息。

佔站旁有廁所及一木製觀景台,可以眺望塔山、小塔山、兜山等,山巒起伏,薄霧霏微。

前往多林車站,距離4.4公里,中間有兩座隧道,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人員告誡,11:45有一班車將從多林開往十字路,屆時一定不能在隧道內,因隧道設計時只容火車通過。

1009離開十字路車站,沿森林鐵道向西,開啟往多林車站的鐵道之旅。多林車站距十字路車站4.4km,海拔僅差18m,是阿里山森鐵自竹崎車站登山後坡度最平坦的一段。上方柳杉樹林聳立,滿山遍野的綠色,加上涼爽的氣溫,連足下都可感受到它的輕快。

1016  48號橋橋。

1019路右 54.5K里程水泥樁,空氣沁涼,大夥兒停格這在微溼的氛圍中。

1025往得恩產道岔平交道,此一水泥產道從台1875.1K處沿伸而來,為往得恩亞納之入口。(另一入口由奮起湖經169縣道往來吉再叉入得恩亞納)

1029  54.0K里程水泥樁。走在鐵道上,四周編號的柳杉林幽幽的遮住了天空,這是十字路至多林沿線的招牌風景,若在霧氣瀰漫的日子,想像阿里山小火車在杉林間穿梭,迷濛神祕,那是何等浪漫光景。

1038  53.5K里程水泥樁。

1046  53K里程水泥樁。

1053  52.5K里程水泥樁,有一廢棄屋。

1101  52.0K里程水泥樁。

1103  38號隧道,與37號隧道相距甚短,形成隧道中還有隧道的有趣畫面。夥伴揹背包的背影,搭配斑駁的牆壁,也有著歲月悠久的感覺。

1105經隧道長度277公尺之37號隧道,特別的是還設有窗戶,隧道中光影錯落並未全然黑暗。

1110隧道37號出口休息,遠眺青翠峰巒,雲霧縹緲,美不勝收。

1118續行。

1119新架設的鐵橋,由橋上往下看,得恩亞納部落在群山環繞中安靜的躺著,尖頂式的房屋和諧的搭配著山林,如夢似幻。

1122路左土地公廟(山神)

1124另一土地公廟(福德正神)

1127往得恩亞納產道岔,鐵道旁房子門牌仍然沿用「哆囉嘕」之名,這裡原是一個鄒族小部落,「哆囉嘕」是鄒語,為茂密森林之意。鐵道旁攤販雲集,販售著筍乾等山產品。

1128多林車站,海拔1516公尺,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山中小站,日治時期開闢阿里山鐵路時,就在此設站運輸木材,早年還有學校。日治時代的名字「多囉嘕」(トロエン驛),或簡稱「多囉」,因語音艱澀,在民國533月才改名多林站。未設站務人員,僅為一般旅客或附近住戶搭乘的簡易招呼站,車上購票。

後方有一條佈滿青苔的綠色石階可以通往多林村,村內的居民多為早年外地移民與伐木工人的後代,目前僅剩下幾戶人家。石階上懷舊小木屋靜靜倚在杉林下,又像傳說中精靈的家,顯得優雅又寂寥。

草地上幾個鐵製階梯,跟十字路站一樣,就是月台,火車開門就要對準階梯,相當克難,也相當特別。在此休息午餐並觀賞11:45的火車行駛。

1154續行離開多林車站回走。

1157左轉沿水泥路前往得恩亞納部落。已開花帶刺的「十大功勞」,花如金柳黃,令人大飽眼福。下坡處路左有一停車場,從奮起湖上來的車輛可停於此。

1202夢幻竹林,盎然的綠竹顯得柔和、自然。

1221多林1號橋,右轉得恩亞納產道。陽光透進樹梢,山景變化著,由上往下,看到得恩亞納部落全貌。

1229全程最低點。

1239抵遠離塵囂的得恩亞納社區入口,木牆上的金字logo獨樹一幟,代表著樸實的靜穆家園,馬路則蜿蜒的通往底下的世外桃源。

1247抵達得恩亞納部落社區,入口處建置一座瞭望台,不遠處有嘉義縣阿里山得恩亞納生活、文化、產業協會所立大石,上刻紅字記載得恩亞納沿革。得恩亞納是來吉部落的傳統領域,也是鄒族祖先居住的地方,對部落的產業、傳統智慧、文化與生活習慣具有一定的意義。為了對大自然的尊重,思考與自然共存共榮,42戶尖頂式的房屋採高架基座設計,以減少地形地貌破壞,維護水土保持。族人並參與永久屋的興建過程,構思家屋的風格特色,融入鄒族文化,除屋頂色系較為統一外,每戶有不同特色的圖騰門牌。   

社區另規劃活動中心(有洗手間)及教會,據說日本安藤忠雄大師,繼水之教堂、光之教堂及風之教堂後,自行籌款要來得恩亞納興建「山之教堂」,後因居民擔心外來商業文化入侵,及腹地不足等原因,縣府決定將預訂興建地點改至阿里山樂野村。社區內有提供飲食及住宿,讓旅人跟隨鄒人的腳步來一段生態的,文化的溫馨部落旅行。

1342離開得恩亞納社區往十字路,走柏油路亦可,但活動中心左側有一山徑為捷徑,可少走兩個大彎。前往十字路車站均為水泥產道上坡路段,有幾處坡度12%15%的險升坡,但林蔭蔽天,竹風習習,走來舒適。,

1401岔路,取右往十字路。

1419鐵皮工寮。

1423回抵1025得恩產道岔平交道,休息集結隊伍。

1430續行,取左走鐵路前往十字路車站。

1446抵達十字路車站,盥洗及休息。左側店家旁有一下坡階梯,為來吉步道起點,指標標示:往來吉部落5.4公里。文化資產管理處人員說,步道多泥濘,較少人利用。

阿里山林業鐵路為林務局所有,曾以委外經營模式(OT)轉由宏都阿里山公司經營,後由臺灣鐵路管理局代理經營,至2018年7月1日林務局才成立專責機構收回自營。

1458停車處,取車賦歸。

 

GPX檔: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4584&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航跡圖: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4583&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PX檔及航跡圖請至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th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