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淡蘭北路金字碑 (附航跡圖及GPX)

活動日期:1100130

參加人員:林惠婉、李俊民

活動概述:

    淡蘭的「淡」是指清朝時期的淡水廳,「蘭」則是噶瑪蘭廳,淡蘭百年山徑,是當年先民往來兩地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北台灣發展史上精彩的一頁。依古道演變與功能特質,概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商()道)的交通系統。近年政府與民間合作,以手作步道工法修復,使淡蘭再現風華。

    淡蘭古道北路,官方整理出三條路徑:燦光寮古徑、楊廷理古徑、入蘭正道。入蘭正道的路線北起新北瑞芳,途經猴硐、牡丹、雙溪、貢寮再到宜蘭大里。本次打算分兩天把入蘭正道主線走完,第一天從瑞芳經金字碑走到雙溪,隔天再走至貢寮,接草嶺古道虎字碑出大里。

      

行程記錄:

  

0515於烏日車站搭2114車次彰化開往基隆區間車,於北湖換搭1136車次北湖開往瑞芳區間車。

0946抵瑞芳火車站。

1004出發,沿站前明燈路三段取左往瑞芳分局的方向,街道指標就有淡蘭古道雙扇蕨指引標誌。

1009接北102區道(仍為明燈路二段),左轉。

1010右轉跨於基隆河上之藍色鐵橋瑞峰橋,過橋後即左轉三爪子坑路,沿著基隆河走,經瑞芳國中,遠處基隆山頂著難得一見的藍天白雲映著基隆河,景色宜人。

1026左側新柑橋,指標標示:左往苧仔潭古道1200公尺;回往瑞芳車站1400公尺;前行金字碑古道3750公尺。

1033圓山橋,前行為蛇子形路,漸脫離繁華市區,路左有愛心礦泉水供應,至屬難得,往前更驚鴻一瞥的看見兩隻台灣藍鵲飛下。

1042遇鐵路取左,是為瑞猴自行車道,黃色欄杆圍起禁止汽機車通行,隨即過鐵道涵洞,沿著鐵道而行,基隆河在左。

1047遇當地居民,謂因台鐵瑞芳-猴硐間去年124日邊坡坍方造成路線中斷,往金字碑路徑現也無法通行。遂在福住隧道前折返,也無緣觀賞鐵道班遺址水圳橋。

1059重回圓山橋,取右走明燈路一段45巷。

1104經台電訓練所。

1105過隧道,取右岔緩上前行。

1126員山子分洪隧道,以隧道方式銜接基隆河上游之瑞芳河段與東海,避免基隆河上游,在降雨量過大時造成下游地區淹水。

113037 區道1K里程牌。

114437 區道2K里程牌,右側基隆河溪水清澈潺潺。

1148小粗坑古道岔,指標標示:左往小粗坑古道340公尺;前往金字碑古道1050m。可見基隆河對岸,去年124日邊坡坍方仍在處理,工程車來來往往。

1149右側猴硐國小。猴硐國小原本位於附近的大粗坑溪溪畔,民國八十九年象神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土石流,沖毀校園,猴硐國小才選定這處新址建校,民國九十四年遷至此地。猴硐國小以猴子溜滑梯景點深受小朋友喜愛。

1154弓橋社區,旁有鞦韆,在此午餐。

1211續行。

1212金字碑古道口,指標標示:左往金字碑古道0.5Km,前行往猴硐0.8Km,取左上行。

1214路左猴硐國小舊校,已然荒廢。

1221金字碑古道與大粗坑古道岔,指標標示:右往金字碑古道30m;回往猴硐車站1400m;左往大粗坑古道登山口,取右過淡蘭橋,可見上游水土保持局建置的大粗坑土石流觀測站。過橋後抵天煌亭,旁有金字碑古道導覽圖,這裡是金字碑古道登山口,官方設立的金字碑古道石柱立於階梯前端,開始一路石塊堆積成的石階上坡。

1253後凹古道岔,右山徑往猴硐神社、猴硐車站,有藍天隊指示牌,不取,仍行石階步道。石階很多青苔,但落葉鋪陳,相當乾燥,走來踏實穩當。

1309金字碑與其介紹,有一ㄇ形平台,不知其功能。

1310金字碑,碑高約240公分,寬約143公分,邊框刻有相當精緻蓮花紋飾,碑額有雙龍托珠圖案,碑文與碑龕以金箔黏貼,故稱作「金字碑」或「金字牌」,為國家三級古蹟。臺灣總兵劉明燈於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取道三貂嶺古道巡視宜蘭,見地勢雄偉險峻、山路崎嶇行路艱難,有感而發所題。碑文:「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山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即指此嶺道之地勢高竣,不僅眼界大開,飽覽雞籠山頭的積雪,也俯瞰到北關高低羅列之城池雉堞,一望無際的阡陌良田,連綿不絕的古樹深蔭。

之後為一段碎石路土徑,竹叢旁有另一ㄇ形平台,最後一段是石塊堆積成階梯的陡上。

1322 探幽亭,位於金字碑古道的最高點,右可往三貂嶺山、三貂大崙,左往不厭亭,牡丹山。亭前有一文字斑駁不清的奉憲示禁碑,碑石旁還有旗杆臺的遺跡,這是一個禁止人民隨便亂砍伐樹木的碑文,也是一個極具環保意識的碑文。亭旁欄杆長滿辟荔,頗為樸實,小休。

1335續行原始自然的小徑。

1342 102區道,有金字碑古道介紹及淡蘭山徑導覽圖,指標標示:右往金字碑古道(往牡丹)1630m;回往探幽亭165m、金字碑古道(往猴硐)1770m;前行往不厭亭1200m。往前幾步即可接上古道。

1346岔取直。

1347岔合路旁有椅,1346右岔在此相會。

1351復接102區道,指標標示:右往金字碑古道(往牡丹)1370m;回往探幽亭425m。開始是已鋪上石階的步道,之後是泥土徑。

1355橫木踏階。

1400空地,地上落葉很厚,散發著原始自然,古樸的風貌。

1405 四椅,休息平台。

1417岔取左,右為捷徑。

1418十三層保甲路、三貂慶雲宮岔,指標標示:右往金字碑古道(往牡丹)310m;回往探幽亭1485m。取右土路往三貂慶雲宮。

1420岔合,1417岔右捷徑來會合,經過菜園,已有人家。

1423右民房。

1424接柏油路,指標標示:右往牡丹車站2005m;回往探幽亭1795m、金字碑古道(往猴硐);左往燦光寮古道1335m。取右。

1426三貂慶雲宮,與牡丹慶雲宮皆供奉玉皇大帝,係由草嶺慶雲宮(大里天公廟)分靈而來,為表示感恩與尊重,仍以慶雲宮作為廟名。

1428門牌號為定福22-1民宅。

1431過政光一橋,之後取右。左前方指標標示:往牡丹車站1710m;回往燦光寮古道1630m;金字碑古道295m。之後沿著牡丹溪走,指標多且清楚。

1437左福德廟,直行不過政光橋。

1451左牡丹國小,109學年度全校僅23位學生的迷你小學。

1453右轉,有指標。

1456不過福壽橋直行,過福壽橋可抵牡丹車站。

1459左往牡丹老街牡丹車站,不取,採直行。

1505牡丹慶雲宮,主奉由漳州供奉來台的玉皇大帝(天公),廟門兩側有兩隻金黃色石獅駐守,大門上有精緻的跤趾陶剪黏藝術,在此小休。

1527休息後往前下行。

1533展望處,北望三貂嶺山、牡丹山、燦光寮山青碧橙黃的山色,映著滿水的層層攔沙壩與藍白的天空,絕美。

1547聖南寺朝山古道岔,右上聖南寺,取直行。

1549102區道29K里程牌。

1600雙溪公園岔取右上,約在102區道29.7K處,指標標示:右上水泥坡前往雙溪公園1100m;回往金字碑古道4150m

1607行經雙溪區頂坪公墓,兩旁墓地新舊不一,也有納骨塔。頂坪公墓如假包換,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

1620抵雙溪公園,有導覽圖,指出出公園後直行便是淡蘭古道的續行路,雙溪公園和

頂坪公墓確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

1622路右摩崖石刻保我黎民碑,為新北市政府市定古蹟。根據雙溪鄉志記載,日本時代明治40年(西元1907),由當地鄉紳莊廷燦、貢生等20人聯名,鐫刻頌揚當時的基隆廳長橫澤次郎免租3年,墾田50餘甲的德政而立。

1622雙溪公園出入口的狹窄牌樓,之後右轉102區道商店街閒逛。

1637往前不過平林橋,左轉入泰昌街,很狹小的巷子,到底接長安街,右轉便是渡船頭遺址。雙溪水域,左牡丹溪,右平林溪,會合後改稱為雙溪,昔時是水陸轉運中心。長安街尾剛好是渡船頭,全盛時期的長安街有雙溪西門町雅稱,各式商店雲集,繁榮一時。

1641回走長安街,即達左側老藥房林益和堂。林益和堂創建於清同治13(西元1874),獨特且有百年歷史的樓面突出物為清末洋樓設計,樓面中間為以花鳥圖案為主的貼磁牆飾,古色古香。

1643三公廟,主祀宋末名將張世傑、文天祥、陸秀夫,是福建漳州連家來台開墾時帶過來的習俗。右轉東榮街過東榮橋便可看到淡蘭古道東和戲院標示。

1647東和戲院舊址,逛完了老街,前往雙溪車站會合柑腳驛站老闆娘。

1658雙溪車站。雙溪有著『台灣小瑞士』之稱,這個美麗的小城鎮沒有過多的商業氣息,但有著文化及歷史的痕跡。曾因地處台北宜蘭交通要道而興旺,並在煤礦業發達時有段輝煌的黑金歲月,卻也因鐵路的興起而歸於平淡。

柑腳驛站老闆娘來接我們至其經營的民宿過夜。

 

GPX檔: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5933&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航跡圖: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5932&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

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th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