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樟之細路三坑啟 (附航跡圖及GPX)

活動日期:1100507

參加人員:李季臻、林惠婉、李俊民

活動概述:

    龍潭三坑是樟之細路的起點,早期大嵙崁溪(現大漢溪)河道水深時,船隻可以航行到三坑。這裡曾是繁忙的渡船頭,將先民利用包含飛鳳古道在內的古道群運送來的樟腦、農產、貨物,透過水運運輸至大溪、艋舺與淡水進行交易,甚至出口外銷,形成完整的運輸路線,也讓樟之細路扮演內山交通動脈的角色。

    在三坑自然生態公園有一「樟之細路0 Km」之標誌,一旁是台灣藝術家林舜龍及陳幸雄所創造的「年輪下,細說樟之細路」裝置藝術,外觀有如樟樹的枝幹,由一片片的木頭結合起來,裡頭還有一組簍空翅膀,意義為:將時間與空間揉合成一具體化的樟之細路微型博物館。亦有藝術家景山健設計的水琴窟、水滴落陶甕的回音隱約傳出,如幽谷之天籟之音,是一個具體化的地景藝術作品。

    樟之細路龍潭到石門段,除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林埤古道、伙房崎古道及打牛崎古道(以上並稱清水坑三古道)外,尚可結合三坑子挑擔石板古道、三坑老街以及龍潭的著名景點如龍潭龍元宮、聖蹟亭、龍潭大池等,做一日遊的安排。

 

行程記錄:

0610烏日出發,沿1號國道北上,在新竹交流道系統轉3號國道。

0748下龍潭交流道(68.3K),沿大昌路二段直行,左轉中興路再左轉東龍路,龍元宮即在左側。

0804龍潭龍元宮,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為龍潭重要的信仰中心,主祀神農大帝、文昌帝君及天上聖母。

0827聖蹟亭,又稱惜字亭、敬字亭,是用來焚燒字紙,祭祀倉頡的爐體,也是客家地區特有的民間信仰,顯示尊敬文字,推崇文化的精神。龍潭聖蹟亭建於清光緒元年 (1825),是全台灣最大的一座,並被列為市定古蹟。

0842龍潭大池,是龍潭最著名的地標,原本為灌溉功能的池塘,因在湖中小島興建了氣宇非凡的「南天宮」,讓整體景觀變得十分優雅,加上龍潭觀光吊橋的襯托,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遊憩區。湖濱公園、九曲式忠義橋,都相當有特色。

0844九曲橋頭。

0848南天宮。

0855取車續行。

0904三林自行車道,可在多變的村野景緻裡穿梭,遠離都會忙碌喧囂,沉澱心靈享受寧靜。

0923三林自行車道三角林端,續循中正路東行往石門水庫管理局。

0926三角林(民生中正路口)。

0929加安里(中正十一分路口)。

0931文化路右轉,路口為石門派出所及石門國小,文化路是著名的石門活魚街,因回程搭乘桃園客運在石門國中有停車站,故選擇於此停車。

0933停車處,整裝。

0937出發,回往石門國小。

0940經建校百年的石門國小,右轉。

0944路右百年古井,古井深有16米,終年水量充沛,昔日是當地三十餘戶家庭用水及挑夫休息、解渴、沖涼的地方,目前仍留有一唧水泵浦,水質清純甘甜。

0946三坑子挑擔石板古道西口,昔日十一份與三坑子都在大漢溪旁的河階上,三坑子在下而十一份在上,挑夫沿著挑擔石板古道,將艋舺船隻運來的煤炭、香茅油及各種日用品送到十一份車仔頭,再運送到中壢、楊梅各地。石板路寬約2公尺多,以石板及石塊鋪成,緩緩而下,通往三坑子。

0950挑擔古道東口,約在台3乙線約5.5K處,也就是三坑老街入口對面,立有解說文及導覽圖,說明是早期的「官道」,具有百年歷史,又稱百年石板路。過馬路後下坡續行永福路,有朱立倫題字的三坑老街暨石門大圳自行車景觀步道的金字標示。

0958左轉入龍潭第一街三坑老街,這裡是樸實傳統的客家聚落,為龍潭開發較早的地區。        老街真的很短,以永福宮為聚落核心,外窄內寬,彎曲設計具有防盜功用,紅磚矮房建築讓人懷舊。

1001左手側『黑白洗』,為附近居民的公共洗滌空間。黑白洗說法有二個來源,一是因為這裡有二處水源,一處是比較清澈的石門大圳,一處是較為混濁的野溪,二條合流在此,所以稱作黑白洗。另一個比較常聽到的是,因為任何該洗的東西如蔬菜、衣服、農具都可以在這裡洗,所以用了閩南語的「黑白洗」來取名。再往裡面一點走有一些小攤販,知名的阿秋姨牛汶水只有週六、日營業,牛汶水是黑糖薑汁中的麻糬,因很像水牛躺在泥水裡打滾戲水的樣子,因此命名為牛汶水(牛玩水)。

1005永福宮,百年歷史的老建築,供奉三官大帝,也就是堯、禹、舜,廟埕廣場對面,還有一固定建築的戲臺。面對永福宮左行即可以到達青錢第。

1012青錢第,為傳統的三合院建築,擁有百年歷史的張家古蹟老宅。其由來是因為張家祖先經營致富,曾發行「青錢」賑災,災民可憑青錢至錢莊兌換銀兩,因而受到皇帝表彰,「青錢第」因而成為張氏堂號。

1020開庄福德廟,新廟後上方有一原來的土地公廟,更顯古樸。

1029原路回永福宮,取右續行(面對永福宮)前往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回抵永福路後,左轉踢柏油路,還好沿途有綠油油的稻田陪伴。

1054路左涼亭,小休,旁邊有米輪遺址。米輪遺址在日治時期原位於碼頭旁,舊地名為二段潭,運用槓桿原理,用牛當動力,將稻穀碾成精緻白米裝船運送。

1104續行。

1107吃冰時間。

1114岔取右,循三坑自然生態公園指標前行。

1123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因河道的淤塞而沒落的渡船頭,在地方與各界人士努力爭取下,引入石門大圳的水源,打造成為綠意盎然、波光瀲灩的自然生態公園。占地3.8公頃,擁有寬闊且水光粼粼的生態池、枝繁葉茂的樹木、蓊鬱青翠的大草皮,還有小橋、涼亭、裝置藝術等。稻之蛹是由台灣藝術家林舜龍所創造,以稻子為素材,將外形塑造成「蛹」的外觀,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共處精神;浮草庵佇立在湖上的草亭,出自日本藝術家水內貴英之手,作品設計理念為「漂浮茶室」……。走上一旁彩繪的堤坊,可以靜靜的遠眺石門大壩與大漢溪的沿岸風光,讓人迷戀。

1154樟之細路0K標誌,一旁「年輪下,細說樟之細路」以鋼板鏤刻著年代大事紀的年輪,及樟木構成如歷經滄桑的老樟樹,巍然矗立在湖畔的小山丘上,一株樟木的樹苗依偎著它。踩著柔軟的樟木屑進入樹洞內,陽光穿過上方中空的樹幹及周遭木片的空隙透進來,照亮簍空隨風輕盈晃動的翅膀,有一種神祕又特別的感受。腳下的溪石代表著土地,翅膀代表著天空,而年輪則代表著時間,在天地空間中,時光冉冉移動,塵封已久的細路之扉要我們輕輕地推開。

1156水琴窟,以卵石堆砌的水琴窟,上方圓形水盤清澈的映著天空,貼耳卵石上,水滴落陶甕的回音如幽谷的天籟之音,訴說著溪石在大漢溪溪水的沖刮下,曾經的風華故事。

1159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南口,取左中間沿著溪流的自行車車道,即可走到大平紅橋。

1211路右石門好日春自然露營區,非假日空蕩蕩的一片。

1214指標標示:前往大平紅橋465m、櫻花步道1265m;回往三坑老街3730m,小休,交岔的小葉欖仁步道,給自行車車道添增不少詩情畫意。

1227過橋,路左有涼亭。

1229大平紅橋,橋身長約十餘公尺,跨越打鐵坑溪,曾是大平村民對外的主要聯絡道,牆面斑駁,但依然完整佇立。造型優雅的騎樓拱形柱,採用與桃園大圳相同的清水磚為材料,曾入選文建會票選台灣百大歷史建物的第六十五名。往前有一台階路,綁有樟之細路路條,上行不久,發覺與下載的航跡不同,應是穿過民宅直接往林埤古道的捷徑。

1234為看其他的磚橋,遂折回。

1241另一磚橋,沒有橋柱,拱形紅磚橋身倒影在打鐵坑溪,融合周邊的農村風景,別有一番優雅古意。續行沿打鐵坑溪左岸而行,穿過台3乙線橋下。

1244上階梯後左後轉,上坡。

1247接上台3乙線約7K處,左轉經7-11

1249美國路,取左。「美國路」源起於政府興建石門水庫重大工程,水庫由提愛姆斯設計,莫克公司監造,並由美國派工程團隊進駐,政府為美國工程團隊蓋宿舍,只有住戶可以進出,故有「美國路」之稱。

1251林埤古道東口取左。

1252石門大圳三坑工區看板,介紹三坑工區隧道段、抽水站以及退水路監控站。隨即有樟之細路林埤古道路線導覽圖,里程標示000。林埤古道是三條清水坑古道中的一條,昔日是清水坑與大平聚落居民的聯絡民道。古道目前都已經改建為石階了,毫無古道的味道,循階而行,路左有水圳流進石門大圳,水聲潺潺,迴盪在蓊鬱青翠的山林裡。

1256狀似環保廁所的水泥廁所,不細看差點被矇過去,亦有樟之細路路線導覽圖。

1258路經菜園,路右有古老的土地公廟,順著一條架有欄杆的石階路而上。

1301林埤古道西口,前方就是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力資源管理局(以前叫石管局) 的大草坪,有遊客來此踏青、郊遊、放風箏。取左行。

1303佳安東路,右前有保五總隊及石門水庫郵局,取左。兩旁是融合日式和美式風格的50年老建築,庭院花木扶疏,曾是早期外籍技師的宿舍。

1311佳安路左轉,穿過圓環,路旁是石園二村。

1314左側伙房崎古道北口,有樟之細路伙房崎古道路線導覽圖,里程標示000。取左,進入隱匿於日常生活中的歷史小徑。伙房崎古道僅160公尺,是早期清水坑地區居民,前往三林地區工作所建之便道,因經過人家的廚房後院,故名之。最早是取用清水坑溪溪底的卵石舖設而成,目前前段可見到卵石,後段已改以水泥石階修建。

1318伙房崎古道南口,有伙房崎古道之解說看板及樟之細路伙房崎古道路線導覽圖,里程標示002,取右經過民宅。

1323打牛崎古道東口,有打牛崎古道之解說看板及樟之細路打牛崎古道路線導覽圖,里程標示000,取右。打牛崎古道全長300公尺,昔日農民運送農產品或民生用品時,需靠牛車運送,遇坡太陡,牛不願走時,則必須鞭打牠,才能上行,故稱為「打牛崎」,「崎」為坡之意,此段仍保有卵石路。

1326打牛崎古道西口,接回產業道路。有打牛崎古道意象建物,一堵開窗的紅磚牆,牛車載著貨物跟農民的雕塑崁在窗戶右下角,上有打牛崎古道字樣。小休。

1333往右上續行。

1337接上桃65鄉道,取左,自此至石門山北登山口都是走在柏油路上。

134465 4K里程牌。

1359打鐵坑(民族龍源路口),接上台3乙,取左行。

1405經龍潭北玄宮財神廟。

141239K里程牌,太陽火熱,撐傘而行。

1415路右江尚儒美術館。

1423民治路取右。

1450石門山北登山口,接上1100430日石門山渡南古道 (樟之細路石門至關西段)起點。

1535搭乘桃園客運5048公車返石門國中後,取車賦歸。

 

GPX檔: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6010&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航跡圖: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6011&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

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thur 的頭像
    Arthur

    生命的律動──神攀俠侶入山林

    Arth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