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日麗、高繞、雨襲、狼狽之閂山鈴鳴
活動日期:105年04月22日~~04月24日
參加人員:林玉真、楊智全、周家慶、沈庭凱、陳秋芳、葉春明、黃月媛、郭至平、侯姿彥、鄭家緯、李俊民
攀登山岳:鈴鳴山 (3272m,3-6373)、閂山(3168m,2-1467)
活動概述:
中央山脈北二段主脊在北畢祿山以北呈尖角狀向西北突出,鈴鳴山就在此尖角上,鈴鳴山峰頂略呈橢丘狀,全山起伏和緩,綠茵淺竹平鋪,美麗柔媚的短箭竹草坡,有如眉清目秀的少女。鈴鳴山向西北分出閂山支脈,閂山全山稜寬坡緩,長滿矮箭竹,與其北方的茶岩山連成一南北走向的長嶺,橫亙在中央山脈北二段主脊之西,扼守進出北二段之門戶,真如名符其實的閂門桿。一般攀登閂山鈴鳴均由730林道出入,並可與無明山、甘藷峰一併來個O形縱走。閂山鈴鳴山均列名台灣百岳「八秀」群組,八秀指山容秀麗,坡度和緩,淺竹如茵,無巨石叢林者。
預計行程:
4/22
08:00環清宮 09:00 730林道11.7K行車終點 13:30 23.2K閂山登山口 15:00閂山 16:20登山口 17:30 25K工寮
4/23
06:30 25K工寮 08:10 27.5K鈴鳴山登山口 09:50鈴鳴山 10:30鈴鳴山登山口 14:10 25K工寮
4/24
07:00 25K工寮 08:30閂山登山口 11:00 730林道15K水源地 12:30 11.7K流籠頭行車終點 14:00環清宮
行程記錄:
4/22(五,晴後雨)
03:40烏日出發,沿3號國道南下轉6號國道往埔里,會同其他夥伴。
04:30續行。
05:50武嶺,天空陰霾,合歡草坡不見晴朗時的翠綠,只見合歡尖山,北邊的北一段
北二段都掩於雲後。
06:00續行。87.4K復建工程有交通管制,自08:00開始整點放行10分鐘。出發前應上
省道及時交通資訊網查詢http://168.thb.gov.tw。
07:10梨山,小休。
07:25循台7甲往宜蘭。
07:53抵環山環清宮(在環山派出所附近)。環清宮提供山友住宿,每人一晚300元。宮
主(廟祝)王信民 0975-218556 04-25802660可兼司機送我們至730林道登山口
11.7k處。
08:03出發。
08:10台7甲65k清泉橋左轉入730林道,前陣子下雨,積水處處。
08:15路左1.3公里廢棄檢查哨遺址,已拆除,據王先生言,會改建成梨山環山地區的
納骨塔。接著路上有幾段鋪上新水泥,但王先生說,上面果農已撤退剩下兩三
戶。
08:33 6.5K 髮夾彎,轉彎處雖已鋪上水泥,仍須倒一下車再上。
08:42 9K左側流籠頭,流籠頭至11.7K路況更差,雨後部分路段車軌變成小水道,
路爛如泥,兩旁的樹枝芒草橫梗,不斷地刮著車身,底盤不時傳來磨擦與撞擊
聲。王先生技術高超,車子馬力足夠,但更加顛簸,讓我們吃足苦頭。
08:56 到達11.7K行車終點,有一較寬闊的迴車空間,下車整裝。
09:13出發。往前有一滿是青苔的木柵欄,紅底白字告示鐵牌,寫著「本林道僅供森
林經營用一般人員車輛等禁止進入以策安全─森林保育處」。
09:27 12K水源,路右有黃色塑膠桶及眾多接往山下之水管,左轉過溪。
09:44 13K水源,前有塑膠水桶,濾水後給整排的水管往下輸送。左側林隙處可看到雪
山山脈與環山部落。途中雖有崩塌地,但已走出小徑,通過不難。
10:19 15K山壁水源,水由右側約五米高的岩壁而下,像瀑布一般,水量穩而大,此為
往閂山最後水源,在此小休。
10:32續行,山櫻花盛開。
10:53路左大樹頭,為一寬闊營地。
10:55展望處,路左廢機車,之後路180度轉為向南,近處羅閑山及遠處南湖稜線及
遠多志山、甘藷峰山等就一一現身了。
11:08中央尖現身了,高聳入雲,氣勢磅礡。
11:18路左指示牌,黑黃相間鐵桿頂著已無字跡的木板,上有簽字筆標示17K及往15K
水源字樣。
11:32 17.5K 左下往耳無溪,為北二段O型返程之岔路口,路條眾多,路面廣闊,可
為營地,在此午餐。
11:51續行,接著有一狹長形林中營地,平坦可容多頂帳篷。
12:30林道連續六個180度轉彎之起點,兩邊高起,避風遮蔭,看看時間,今天上閂
山會很累,今晨大家又早起,乾脆在此午睡補眠 。
13:04續行,經六處之字形彎道,從海拔2700m緩升至2800m,尖 聳壯麗的中央尖伴
著壯闊牛背狀的無明山,忽焉在左忽焉在右,讓人流連忘返。但路況變差,路
基崩蹋,坑洞屢現,茅草叢生,倒木橫陳,帶剌的刺柏、玉山小檗、高山薔薇、
玉山薊和咬人貓等,隨伺在側,閃、避、鑽、跨、撥、繞,用盡十八般武藝。
13:53松隙間無明山與鬼門關峰的牛背狀壯麗稜脊,一直是一路奮戰的撫慰,但過人
高的芒草,仍舊如影隨形。
14:02 23.2K閂山登山口,已為山友闢為營地,沿途可搭十來頂帳蓬,各家登山社團路
條更是掛滿樹幹。視野很好,無明山與鬼門關峰峙立,遠處鈴鳴山嬌小尖聳,
烏雲密佈偶透藍天,小休。
14:37出發,破碎的林道更難舉步。
14:53 24K涵洞水源,在林道轉彎處,路基下仍可看到圓形涵管,尋了一下,並無立
見水源,乃託夥伴往上續尋,自己隻身往前確認前面紅磚水塔是否有水。續行
路過一倒木,須上繞再下行,踏點不佳,要極其小心。
15:00路右水源,有水管接出的活水,量還不少,路面非常泥濘。返回涵洞水源招呼
夥伴前來,部分人已在涵洞水源覓得水窪,以容器勺起並裝滿水。
15:18回至15:00路右水源,續行。
15:19路右紅磚水塔,竟然滴水全無。
15:34閂山新路岔,位於工寮前方右側約40公尺,掛滿各山會布條,係老山猴登山團
體2014年中所闢,以金明真路命名,旨為開一25K工寮至閂山捷徑。由此上閂
山約2小時30分,若走舊路來回約3小時30分到4個小時,且此路徑未成熟,
山友可自行斟酌。取左往25K工寮。
15:36 25K環山三道班工寮,屋外四處是芒草,咬人貓。工寮主結構還算完整,門板
以鍍鋅鐵板替代。6間通舖(每間約可睡6人),窗戶用塑膠袋或防水布遮著;
2間空房間(可搭帳), 還有客廳及簡易桌椅,為炊煮空間。旁有一廢棄水桶
接雨水,上覆網子,桶內水量剩1/3,呈淡褐色。最左有一間荒廢的廚房,骯髒
無人使用,深山裡有此棲身處,不啻人間天堂。入夜下了一場雨,雨後又是晴
空夜色。午夜老鼠擾人,在通鋪賽跑,食物及垃圾一定要收好。
4/23(六,晴)
06:10 工寮出發,荒煙漫草的林道路跡較五年前清楚,昨夜的一陣雨讓箭竹含水飽滿,
雖穿上雨衣,亦難免濕透。
06:15畢祿北峰出現,接著合歡北東及金黃閂山也相繼在晨曦中露臉,北合歡山上的
反射板清晰可見。
06:19高繞岔路,約在林道25.5K處,樹上釘牌指示,左上高繞路約35分鐘;直行26K
崩塌處約12分鐘(應指到高繞路之另一端約12分鐘)。此為小腳ㄚ、阿亮等人所
開發的26K崩塌地形高繞路。想循此路上人待山的念頭不斷,但非探勘隊伍,
乃打消念頭,然為探26K崩塌處之路況,仍取直沿林道而行。
06:25 林道26K崩塌處,崩塌區越來越嚴重,踏足點砂岩不穩,幸壁上釘有繩索輔助,
但最後一段土石凸出,腳點較小,曝露感很大,加以扁繩鬆長,有擺盪之慮,
須極其小心。為了隊員的安全以及水土的保持,我們決定回程試著走高繞路。
06:38高繞岔路在此與林道會合,在林道26.2K附近。
06:40路右林道水泥護石,下有排水水泥管。雖是芒草過人,但路跡尚明,基本上要
認知:山徑都開在舊有閂山林道上,所以不管高繞、低盤、左開、右鑽,路就
在同一海拔上;路就在同一林道4m寬範圍,只要爬升太高或低盤過多,就要即
時修正。
07:19林道盡頭林中小空地,可搭3~4頂帳。
07:22 27.5K鈴鳴登山口,左側岩壁有活水源,數個容器在此接水,原為一可搭2頂帳
的營地,但地上泥濘,只能在一旁搭帳。小休並補水。
07:33沿左側溪溝拉扁帶輔助繩陡上,溪溝有水,濕滑難行。此為一條順溪溝再沿小
稜切上主稜的上坡路,共有三段繩索可拉,之後續在箭竹林中穿梭再上乾溪溝。
08:19出森林,為短箭竹坡。
08:23上稜,往左登人待山,有路條綁住箭竹,大概怕登鈴鳴山回程誤入。鑽過綁住
箭竹的路條,有一展望點,南湖大山、中央尖山、一字排開,接著是甘藷峰、
無明山。後取右往鈴鳴山,鈴鳴山東北方的山頭草坡迷人,卻以一面崩崖面對
我們。路徑在此由北轉東南,小休後續行,進入高大箭竹林,又是一陣沁心刺
寒。
09:04沿鈴鳴山東北方山頭西側草坡直上,回首幾株玉山杜鵑盛開,背後雪山西稜的
大雪山頭鷹山露臉;大劍佳陽一脈臚列其前,好一副高山景色。
09:15路左水池滿水,嫵媚的鈴鳴山以滿山草坡迎接我們,南湖大山無明山與鬼門關
峰的牛背稜脊背後烏雲密佈但有藍空。
09:30 登頂鈴鳴山,山頂腹地不大,三角點已經斷裂,但有360°的極佳展望。東邊花
蓮名山清水大山、三角錐山、塔山等歷歷在目;立霧主山、太魯閣大山及至羊
頭山、鋸齒連峰、畢祿山近在眼前;合歡群峰、白姑大山、小雪山、大雪山之
雪山山脈及西方蓊鬱森林環繞下,峰頂半黃草坡特別醒目的閂山,一一現形;
東北方中央尖、無明山及無明斷崖清晰可見,無明西峰南側崩壁閃閃發光,這
是個山到絕頂我為峰的豪邁時刻。
10:34返程。
10:47水池,回望無明山崩壁,依依向我們告別。
11:40 27.5K登山口,前行至另一營地午餐,並左下切至溪谷水源地取水,水質純淨水
量穩定,來回約10分鐘。
12:17回程。
13:03高繞起點,指示牌「高繞路26K崩塌」,取右上。一路有小腳ㄚ的白色路條指
引,目標為人待山北峰(3071峰)向西北延伸的支稜,路開在箭竹林中,雖是新
路,但路跡明顯,踏點清楚。
13:25上稜,右往人待山北峰(3071峰),左下730林道,樹上釘有指示牌,取左。
13:42 下道林道,最後一段踏點不穩,須小心。
14:00 回到工寮。逍遙一下午,難得爬山有此愜意時光。出發前已由太魯閣國家公園
網站知今天有一五人隊伍上來,特意空出兩房間,卻等候不著,直至18:00我們
就寢後,才來了一隊二男三女隊伍。
4/24(日,雨後陰)
04:50 工寮出發,下雨了,頂著頭燈摸黑前進,草高人濕,在這荒蕪林道中辨途開路,
較之白天更為辛苦,更為危險。
05:13紅磚水塔,在水源地取水,之後小心翼翼爬過倒木。
05:22涵洞溪谷。
05:44閂山登山口,放下重裝。雲層翻騰,對面中央尖山一片朦朧,藍天只露一角,
天光欲開不開,期待與昨天一樣是個晴天。已是第五次來閂山了,即使下雨,
但無立即危險,仍要把隊伍帶上去。日本作家森下典子這麼說「雨天聽雨,雪
日觀雪,夏天體驗酷暑,冬天領受刺骨寒風……無論甚麼樣的日子,盡情玩味
其中就好。」
05:53輕裝出發往閂山,路跡明顯,一開始便是陡升草原坡,部分路段已成深溝,黃
土裸露,又濕又滑。掛著雨珠的松針,點綴在矮箭竹草原中,一小段緩坡後入
森林。
06:18抵達稜線岔路口,右邊可往茶岩山。以往攀登閂山是由茶岩山北稜經茶岩山縱
走過來的,現有23.2K閂山登山口這一新途,茶岩山就被冷落了。
06:46太魯閣國家公園巡山隊巡邏箱,字跡斑駁,有一半靜靜躺在箭竹林內地上。這
長長的箭竹林隧道,天晴還好,雨天要鑽要撥,長時間仰攻的結果是飽含水份
的箭竹葉讓狗鐵絲破功,雨水沿著袖口流入,濕透了上半身,滲透了下半身,
包括登山鞋內的襪子。
06:55抵「金明真路」,有一壓克力牌子,上書「金明真路往25K工寮」,用角鋼固
定在路口,左下可到25K工寮,白色路條綁在沿途箭竹上,但路跡並不明顯。
07:07看天池,愈近閂山雨勢愈大。
07:35登頂閂山,白茫茫一片,黃金大草原、360度的高山展望全數落空,雨中拍登頂
照後閃人。
07:42下山。
08:02看天池,每人均是溼透,低溫讓雙手不聽使喚,冷得直發抖,狼狽地逃命。
08:25 巡邏箱。
08:47 茶岩岔。
09:01 回到23.2K登山口,雲霧仍籠照,展望不佳,雨未停,溫度仍低,趕緊補充能
量保命。
09:22返程。
10:24前天12:30林道連續六個180度轉彎之起點,狹長營地,小休。
10:30出發。
11:01耳無溪岔路。
11:23機車大樹營地。
11:55 15K瀑布水源,打電話給王先生,跟他約13:15車行盡頭11.7K見。
12:05續行。
14:43 13K 水源。
14:54 12K水源。
13:10 回到柵欄,王先生的車及時趕到,溼漉漉的塞進十一個人及背包,以高超的技
術搖晃下山。
14:05抵環清宮,換下濕衣,煮碗泡麵,取車賦歸。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