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基隆古砲台巡禮(附航跡圖及GPX檔)
活動日期:106年05月20(六,晴)
參加人員:林惠婉、李俊民
攀登山岳:紅淡山( 208m,3-1024) ,槓子寮山(162m,2-1168、一等衛星控制點及基隆市都市計
劃控制點)
活動概述:
一趟原來定位為基隆古砲台巡禮,精心策劃的登山活動,打算從獅球嶺砲台走到槓子寮砲台,因雨打亂行程。從獅球嶺砲台走到紅淡山,隨即下撤坐車到海洋大學爬槓子寮砲台,省卻了中間的月眉山砲台、四腳亭砲台(又稱深澳坑砲台)及五坑山砲台,不過還是有頭有尾,頭尾都走了。
紅淡山,位於基隆市仁愛區、信義區交界處,列名台灣小百岳No.07。因東有基隆山群,西有獅球嶺山群,兩邊山脈彷如「左青龍」、「右白虎」,有「雙龍取珠」之勢,所以又名「雙龍山」。日治時期日本人懷著思鄉之情植下一大片紅淡比樹 (紅淡比在日本被當成神樹)而改名。
槓子寮山,位於基隆市中正區海洋大學的後方,列名台灣小百岳No.04,附近有國家二級古蹟槓子寮砲台,是基隆現存砲台古蹟中,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
行程記錄:
05:32步行由基隆市成功一路轉光二路、光一路,再轉華六街。
05:37由華六街15號(左側為仁愛區戶政事務所)旁右轉,有獅球嶺砲台標示。此為獅球路44巷,沿石階直上,通過不少依山勢而建的人家。
05:48接車道,取左循車道前行,經右側書院社區的生態公園。
05:54右側登山口。指標標示:三級古蹟獅球嶺砲台0.6Km,沿途有數座大正十三、十四年由信士所捐贈的日式石燈。
05:57岔路取左往獅球嶺砲台,有獅球公園牌樓(右行幾十公尺就是平安宮,平安宮相傳為基隆市第一座土地公廟。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至今已有二百年歷史)。
06:01岔路,右可上獅球嶺北峰,取前行。
06:02路右樂觀亭。
06:07獅球嶺砲台,有木造觀景台。其砲台營舍規模不大,尚保持完整,爬上碉堡鳥瞰基隆港市區,角度絕佳。上有三顆基石,環山16及P155銅標和另一不知名基石。獅球嶺砲台建於清光緒10年(1884),除這裡的主砲台外,在東西兩側的山丘,沿山稜高處另建兩座砲台做為輔翼,稱之「東砲台」及「西砲台」,三座砲台連成一氣,砲口齊向基隆港,做為基隆最後的防線。
06:17藍天隊20160204往北碉堡群指示牌。
06:22東砲台山岔,有涼亭,直行下往龍安街、南榮路、三坑、火車站、尚智國小,取右穿過箭竹林陡上行。
06:32獅球嶺東砲台,法軍稱為「鷹巢砲台」,砲台及石砌拱磚營舍,已荒廢甚久,壁磚附滿樹根蔓藤,周遭野竹漫生,地面覆滿落葉枯竹,堙沒於荒煙蓁莽,陰天微雨,更顯荒涼蕭瑟。沿明顯小徑往基點處。
06:33東砲台山基點處,又稱獅球嶺山,高速圖根點A024,基石位於營舍東北方高處的一座半圓形碉堡上,視野部份遭樹林遮蔽。復返回砲台處,於竹林岔路左下稜線。
06:39高壓鐵塔,進入竹林,循寬大保線路下行。
06:42藍天隊老舊指示牌,回往獅球嶺主砲台,往前南榮山出寶明寺。
06:59八堵-基隆線025高壓鐵塔,左有岔路往南榮山,仍取直行。
07:02過小溪。
07:04水泥路,甚為險陡,即使穿登山鞋用雙杖,仍有滑倒之虞,取左下陡坡。
07:13民宅,邊住了幾戶人家,左前有個空地,被當成停車場,小休。
07:23續行。
07:24過鐵路涵洞,接上龍安街,通過基隆市南榮綜合批發零售市場,循階梯上抵南榮路,過馬路後右行。
07:27由寶明寺牌樓進入463巷(此為紅淡山登山口之一),巷口有寶明寺公車站,(基隆客運601、602、603及基隆-板橋線),過窄巷後循石階步道拾階而上,有寶明寺「山門清靜絕非虞,檀信歸依增福慧」山門。
07:31開化寺岔,續直走上坡可抵寶明寺,取右上一路循石階陡上往開化寺及佛光洞。
07:40開化寺亭,雨勢轉大,在此避雨。
08:02續行。
08:06經左側土地公廟。
08:09左為開化寺,捨右彎馬路直行入山徑。
08:12佛光洞,為一大型天然洞穴,因以前有蝙蝠棲息又稱蝙蝠洞。入口有一尊彌勒佛像,洞內頗為寬敞,供奉觀音菩薩,有講堂講桌,變成宗教場所了。穿越岩洞,循步道蜿蜒而上,每一段距離,步道階梯上就釘一個紅淡山的圖騰標幟。
08:15左上為仁愛山莊牌樓,取直續行,此段路是石階步道,兩旁種有杜鵑花,沿途樹蔭茂密,相當舒適。
08:18岔路,左往佛心觀音巖。
08:22四岔取直,左往佛心觀音巖,右往慈惠宮。
08:25大水泥路,右側附近山頭聳立著南榮寶塔。
08:29靜修林,沿途的景緻幽美、空氣清新,自然生態保持良好。
08:31大肚園,指標標示:左往自由山莊大肚園。
08:36岔路,指標標示:右往佛心觀音巖;左往觀景塔;前往三角點。
08:41步道岔路,取左。
08:44紅淡山,山頂四周已鋪上水泥,旁有椅子。從這裡可以看到「五基」,也就是基隆市、基隆港、基隆河、基隆山和基隆嶼,並可眺望獅球嶺、大武崙、八斗子等,山海盡收眼底。此為前清軍「竹堡」所在地,但已了無痕跡,日人因在此種植不少的紅淡比樹而改稱紅淡山。 在日本神社旁,多會栽植日人稱為「木神」的紅淡比樹種,表示對植物與神明的尊敬;供桌前兩束插瓶的敬神植物,信眾稱之為Shikimi,日本漢字「樒柫」,中文名稱為紅淡比。
08:49續行,走「壽階」階梯往下,此處階梯是依照古代壽字的外形所興建,因此又稱為「壽階」。階梯口有兩隻石雕小狐狸,下方台座刻字一邊為彌習,一邊為彌佳。「虹橋的前世今生社區鄉土誌」提到此對狐狸雕像是紅淡山登山步道的開創者李增煌先生從某風月場所搬來紅淡山的,再加上狐狸雕像在台灣的稀少性,因而得知此對狐狸雕像即是原位於明月巷巷底的基隆末廣稻荷社之一對「狛狐」,它是稻荷神的使者。http://blog.xuite.net/richard.tw/twblog/108266053
李增煌老先生長期在紅淡山山區義務擔任種植花木與整修步道的工作,被山友們尊稱為「花園老長工」。「彌習彌佳」是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是指越是賞玩、越是欣賞,越覺得山水景物是如此美好的意思。
08:52右側象頭園,為山友樂捐奉獻所蓋水泥風雨操場,在此小休。
09:11續行。
09:12南新街劉銘傳路岔路,左往小溪頭山莊,取右下劉銘傳路。
09:16梅花亭。
09:17南榮新村岔路,左下南榮新村,取直續往劉銘傳路。
09:20雙龍山亭。
09:25長壽亭。由銘傳中學登山口上來的路較其他登山入口為陡,台階數最多,故稱此處為「好漢坡」。
09:26左側山友亭。
09:31紅淡山步道口岔,右下愛九路,取左下銘傳國中。
09:36劉銘傳路119巷登山口,有磁磚馬賽克拼出「紅淡山早起會登山口」字樣。銘傳國中大門在左邊,取右接銘傳路續下。
09:54過仁一路,至信一路搭基隆客運往循環站。
10:21循環站,搭基隆市103公車往八斗子。
10:42海洋大學祥豐校門口下車,回走往基隆海事學校。(公車分經中正路及祥豐街兩種路線,於海洋大學祥豐校門口會合,若搭祥豐街路線,可在基隆海事站下車)
10:46入基隆海事學校校門,沿遮雨棚下階梯上行。
10:54右側漁養大樓,遍尋不著龍崗步道東邊山區步道入口(龍崗步道路線有三,分別為北溪谷步道;南溪谷步道:東邊山區步道),右側山壁無路,前方又為房舍阻擋,依下載GPS航跡圖,步道應在房舍左側,但有圍籬阻路。
10:57跨過圍籬,在房舍左側找到東邊山區步道入口,無標示無登山路條,但符合下載GPS航跡圖。
11:03左側廢屋。
11:05接上龍崗步道,取右沿南溪谷步道水泥階梯路而上,沿途林蔭茂密,不久右側有面高聳的岩壁。南溪谷步道現今仍保有自然深幽、且植物種類繁多,是一極富教育性的生態休閒步道。
11:16小型電塔,續直走水泥階梯。
11:20岔路,此為北溪谷步道與南溪谷步道交會處,左下北溪谷步道,取右上。
11:23上到左側觀景的涼亭,這是龍崗步道上端出口,下為四岔柏油道路口,左往槓子寮砲台,直下慈善寺,右往立德路。
11:33續行,取右往槓子寮山。
11:36槓子寮山登山口,在路右側護欄後面旁,有基隆市政府「古蹟保存區重地……」看板,取右上稜路,長草掩徑,路面濕滑。
11:45槓子寮山,腹地狹窄,視野不佳,拍照後往前取山徑下往至另一登山口。
11:50南登山口,接上先前往立德路道路,取左回走。
12:04經11:23四岔柏油道路口,取右沿柏油路往槓子寮砲台後抵槓子寮砲台入口鐵門,取左過鐵門。
12:11兵舍區,槓子寮砲台與基隆港西側的大武崙砲台互為犄角,捍衛基隆港。「槓子」一詞取自於凱達格蘭族語「陷阱」的意思,寮字是漢人加上去的,意思是人們群居處; 槓子寮砲台依槓子寮山的地形而建,地勢險要,佔地近5公頃,固守八斗子與基隆港北方海域及瑞芳方向之陸路,在民國87年6月30日被台灣省政府指定為省定古蹟,也就是二級古蹟。砲台遺跡包括崗哨、交誼廳、營舍、指揮所、碉堡、隧道、彈藥庫、機槍陣地、砲盤區等,至今保存得相當完整。
12:13庫房區。
12:16砲座區,面向海岸的方向,有兩個一組,共為 6 個的砲座,保存得相當完整。槓子寮砲台有360度的砲軌,可以自由選擇發射的角度,此乃五大砲台區中僅見(其餘四座為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由砲座區取左陡上階梯至稜線上。
12:20觀測所,包括主要觀測所和輔助觀測所,視野極佳,站在稜線上遠眺,基隆港外的和平島、基隆嶼及八斗子漁港、碧砂漁港,碧波萬頃,海天一色,至為迷人。隨即由濱海山徑繞回,原路回往龍崗步道。
12:38鐵門。
12:41抵11:23觀景涼亭,取水泥路下山。
12:54南溪谷步道與東邊山區步道岔,不久右側有條小溪澗,林下潮溼,筆筒樹、桫欏等生長茂盛。
12:59進入海洋大學校園南溪谷線入口,右可往男一舍餐廳旁的龍崗北溪谷線入口,取左往祥豐校門。
13:01右側第一餐廳,借用洗手間換上乾淨衣物。
13:26海洋大學祥豐校門,搭車返基隆。
航跡圖1:
航跡圖2: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