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鳶嘴西稜稍來山(附航跡圖及GPX)

活動日期:1131215 ()

參加人員:A(長壽山、鳶嘴山、稍來山 、稍來山南峰):陳萬樟、林宇珊、林玉真

                   B(長壽山、鳶嘴山):林惠婉、李俊民

攀登山岳:長壽山(肥崠山,1860m,無基點),鳶嘴山(2180m,無基石),稍來山 (2307m2-1543),稍來山南峰(2293m,山字森林三角點)

活動概述:

「因為特別所以誘人」。

鳶嘴山位台中縣和平鄉,為雪山山脈延伸向西南支稜的一座中級山,於山勢尖聳突矗,狀似鳶

鳥嘴而得名。山頂無基石,林務局在其上豎立一標示不銹鋼柱。鳶嘴山稜線上奇峰危崖,岩石崢嶸,一大片的岩稜筆直參天,如鏡如刀,僅能在岩石裂縫中找踏點,在嶙峋處找攀點,再拉粗繩供使力平衡之用,「路」就是這樣被造出來。架繩規模,比台北石碇皇帝殿要大得多,「足踏手攀繩拉處處為營,高攀屈就劈腿步步高升」,險中帶趣,是一座練膽識的山峰。

         為體驗一下不同的鳶嘴山,本次由大雪山林道19.8K1860峰長壽山,後沿鳶嘴西稜仰攻鳶嘴山,攀登稍來山下30.3K登山口,一路陡上陡下加攀岩拉繩,雖沒有大山的氣勢,挑戰性卻更勝大山,沿途展望奇佳,林相變化豐富且明顯,植被完整,展現出極美的綠色生態。

 

行程記錄:

0530烏日出發,上74快速道路再轉四號國道往石岡、東勢。

0620於東勢轉大雪山林道(東坑路)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0656大雪山林道19.8K附近路右綠色水塔停車,這裡已規劃成收費路邊停車格(每半天50),約可以停10部車。

0705綠色水塔斜對面廢產業道路起登。

0708 請勿任意採筍鐵門,從右側繞過。步道為之字形的緩坡上升路徑,明顯寬大,碎石鋪地,一路走在杉木林裡。

0724香杉林岔,這個岔路是林道與截彎取直的山徑岔路,有登山路線示意圖,往右陡上人造杉木林,前往全台最大的香杉林植栽區(應說這是沿稜之山徑,產業道路環繞山腰緩上,多次跟此山徑交會)。取前行有樹枝倒木圍起之林道,是條廢棄產業道路,兩旁柳杉木林相非常優美,靜謐的山林,清爽宜人,路途雖較沿稜之山徑遠,但漂亮的風景卻值回票價。

0749右廢林道,一旁豎立的水泥欄杆猶在,但雜草蔓生,已然荒廢。

0800接香杉林岔上來的山徑,抬頭仰望樹稍,陽光穿林而入,光芒四射,光線由林隙間灑下,真是漂亮,小休5分鐘。

0809竹子編製的長椅,TC080 11/23菱形標示牌,長壽山(肥崠山) 步道,登山口→香杉林→廢棄卡車→長壽山(肥崠山),長2300m,目前1100m

0824廢棄卡車空地,這裡又稱為翠竹林,一旁有數張竹子編製的長椅,在這裡休息。

0831續行,過廢棄車輛後就開始陡上,進入階梯路徑,林相轉為竹林型態,綠意盎然,仿佛置身於綠野仙境中,部分路段旁邊有繩索可輔助上下。

0845 20/23菱形標示牌,在樹根凸出的杉林中陡上。 

0847岔路口,右往長壽山左往大崠山,右轉上長壽山。

0856抵長壽山1860峰,有一顆類似三角點的凹凸石柱,腹地蠻大的,有長竹椅可坐,不過沒有展望,旁邊有一路徑可以往大崠山,在此小休。「肥崠 」是日治時期就存在的山名,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中就有標示,長壽山則是後人取的(12年前走過尚無長壽山之名)                                                                                                                  

0906往鳶嘴山前進,由此到鳶嘴山,要爬升320m,山徑明顯,已屬成熟山徑。

09171878峰夫妻樹,路左兩棵平行又筆直的大樹並立,這是個下坡路段,杉木林蔭遮天,山風徐來,陽光灑落一地的燦爛,走來愜意舒爽。至一小鞍後,山徑即扶搖直上,樹根路徑上夾雜著有石頭,上上下下的稜線路段,起伏不大。

0943林相變了,轉為杜鵑林型態。抵1950展望點,石頭上寫著此地海拔1950m,距離為4.7K。左側為崩塌危崖邊坡,有封鎖線圍住,可看到遠處的鳶嘴山,嘴尖朝左,映著藍天及初湧之雲層,還有後方的稍來山、三錐山小雪山歷歷在目,在此休憩平台小休。

0952續行。

0959抵醜崠山1989峰,「醜崠 」也是日治時期就存在的山名,山上杜鵑蔓生,無基點,右側有路可下大雪山林道 24K 處。

1008拉繩後抵鞍部。

1017 續陡上,出現箭竹。

1018又一處展望點1952m,此處左側為崩壁,從右繞過。遠眺東北方船形山、山椒山一脈及其西之烏石坑溪、大安溪谷;今天晴空萬里,大安溪流域的馬克縱走(馬那邦山、大克山)更顯雄偉。

1034山頭2010峰,林隙間可見鳶嘴山。

1038岩稜,山友又走出一腰繞路,兩路均須拉繩陡下,岩石舖陳夾雜著松針,這一段真的很陡。過了2010峰後,路徑又轉為平緩好走,杜鵑林裡石頭上有黃漆箭頭。

1050經過路右舊獵寮遺跡,僅露出被掩埋的藍白雨布。松針路徑趨於平緩,如走在軟軟的地毯上。

1105展望點,烏石坑溪、大安溪谷景色依舊。

1111山頭2050 m,可見鳶嘴山近在咫尺,後陡下險瘦稜,稜上石塊參差,左為斷崖,幸好架有繩索,小心翼翼通過一段幾近垂直山壁。遇到竹南來的九位山友,後路徑逐漸轉為岩石樹根交雜。

1115下切到鞍部入箭竹、杜鵑、雜木林,腳底柔軟如毯,踩起來很舒服。杜鵑向兩側大力伸展,似乎要爭取更多陽光及生存空間,數多便是美,可想像四月花開之盛況。

1130高大且茂密的箭竹林,部分已被踩平開出山徑。

1142午餐。

1238續行,由此至鳶嘴山為最後之陡升坡,因地處鳶嘴山西側,日曬較少,陡峭山徑潮濕且滑,一連串的陡上拉繩、抓樹,手抓腳踩,手腳併用,是比較辛苦的一段。看到林內遊客止步標誌,跟著紅漆箭頭繞過大岩壁左側再往上,即達鳶嘴山矣。

        1254 上抵鳶嘴山,為怕一般遊客誤闖,有護貝指示牌說明:此方向為鳶嘴西稜,出口為大雪山林道19.8K,距離為6.6K,路程需要5-8小時,請自行評估體力及時間,黃色警戒帶已遭扯斷。

1256抵達鳶嘴山林務局不鏽鋼基柱處,山頂上人聲鼎沸!山頂展望非常良好,藍天白雲、山巒疊翠,溪谷盡現,美之饗宴,令人心怡。築有一瞭望高台的稍來山聳立其東,橫亙的山嶺,頗有高山氣勢,俯瞰隱約可見大雪山林道盤旋腰繞。向西遠眺,大甲溪流域的東勢、豐原,櫛比鱗次,與數層山巒,強烈對比,前方有一路徑是從橫嶺山隧道口上來的傳統路徑。

1306出發續行往稍來山,鳶嘴山東稜由變質砂岩與頁岩構成,岩壁裸露,如恐龍脊背,在岩塊堆砌幾乎無踏足點的裸岩上,綁有很多繩索、鐵鍊,也有打入岩壁的ㄇ型竹節鋼筋,但陡直突降,氣勢懾人,須步步為營拉繩垂降下切,否則恐千古遺恨,這個大自然的岩場,是本行程最驚險的路段。因初訪者的膽怯,卡住不動,假日時人潮一多常會大塞車。拉繩急下最後一段岩壁後,結束驚悚路段,有「危險區域,小心通過」的指示牌,再陸續通過小上小下的峻峭岩稜、岩石區。

1344岩稜畢,鳶嘴稍來國家步道TC082 14/55菱形標示牌。步道從 27K橫嶺山隧道口鳶嘴山登山口入,到大雪山林道 35K 處的收費站,全長 5.5 公里,步道上每100公尺樹上就釘有一菱形標示牌,沿路共設有55個,鳶嘴山位在 1.2 K處,稍來山位在 3.2 K,此地為1.4K,之後行走於杜鵑林下,每年3月的台灣杜鵑盛開,自是吸引山友前往的景觀。

1349鳶嘴稍來山步道1.5K,回望鳶嘴山急降的險峻危崖、岩稜,裸岩斜壁,雄峻磅礡,有著絕壁之美,一個接一個的攀爬山友,串起了一條人龍。隨後走入杜鵑林內,路徑為有彈性的松針步道,沿途每隔0.25公里設有里程椿。

1354到了鳶嘴稍來稜線的最低鞍部,右有岔路至大雪山林道27.3K,指標標示:回往鳶嘴山0.3K,直行稍來山1.7K,右下大雪山林道0.7K。在此分為兩隊,A隊續行稍來山下大雪山林道 30.3K處,B隊則由此下林道 27.3K登山口並往取車。

 

(以下為A隊紀錄)

1406在松樹落葉鋪滿路面中爬升,經小型石瀑及岩壁抵鳶嘴稍來山步道1.75K,陡坡路止於一小平台,有台灣華山松看板。

1410「懸岸深崖危險請勿靠近」告示板,背後是烏石坑山鞍馬山稜線,小雪山上的海軍海洋監偵指揮部雷達站清晰可見;大安溪畔的馬那邦山大克山一脈,由於地形切割劇烈,岩壁裸露,山谷間形成了特殊景觀,讓人目不暇給。

1414鳶嘴稍來山步道2K

1417岔路,右可至林道29K,路兩旁有白色棉繩圍起。指標標示:回往鳶嘴山0.9K,直行稍來山1.1K,取直續往稍來山,仍有石瀑。

1419鳶嘴稍來山步道2.25K木樁,之後箭竹出現,山徑往上,中有拉繩。

1428鳶嘴稍來山步道2.5K木樁。

1444經懸岸深崖危險請勿靠近告示板後抵鳶嘴稍來山步道2.75K木樁,路左台灣紅榨槭看板,地上偶見幾片紅榨槭的落葉,尚無五彩繽紛,紅毯鋪地的美景。

1452鳶嘴稍來山步道3K木樁,沿途有木頭製作的階梯。

1456路左巨木。

1502上稜,路左有懸岸深崖危險請勿靠近告示板。

1504爬最後一段階梯抵達稍來山,是賞楓勝地,深秋台灣紅榨槭轉紅時,滿山艷紅,美麗動人,可惜時候不對。早在民國4546年間,林務局建有木製瞭望台,做為防範森林火災等用途,目前改為鋼構,可上瞭望台看大甲溪、大安溪流域及鳶嘴山,旁有氣象局的雨量自動測報系統。未停續行。

1510鳶嘴稍來山步道3.25K木樁。

1511收費口三岔路,左較大土徑往大雪山林道35K處收費口,指標標示:回往稍來山0.1K;      右往大雪山林道1.9K;左往收費站2.2K,指標垂直字樣也由「鳶嘴稍來山步道」變為「稍來小雪山步道」。地上有往大雪山林道1.9K木樁,取右上較小山徑往稍來南峰再下大雪山林道,進入TC082-3稍來山南峰支線(稍來山南峰登山口(林道30.4K) →稍來山南峰→平坦營地→鳶嘴稍來國家步道TC082(3.3K))

1519平坦營地。

1521空地小休,TC082-3 16/19

1530續行。

1538往大雪山林道1.4K木樁,反面刻的是往鳶嘴稍來山步道0.5K

1539稍來山南峰,續下往林道,路徑並不平緩,仍有石頭。

1546往大雪山林道0.9K木樁。

1608 2136峰。

1611往大雪山林道0.4K木樁,之後出現木製擋土階梯,看來離出口不遠。

1627抵達30.3K登山口,位於大雪山林道大轉彎處,B隊已至19.8K長壽山登山口停車處取車在此等後,併車賦歸。

(以下為B隊紀錄)

1354沿TC082-1鳶嘴稍來27.3K支線下行,這段路不算遙遠,600m而已,堅硬又穩定的變質砂岩與頁岩佈滿步道是最大的考驗,沿線兩側都設置引導繩的步道之字形緩下,這引導繩是東勢林管處所設,為引導民眾走在步道路徑上防範迷途之用。

1409 TC082-1 05/0605/06係指全長600m的步道,現在位於500m(27.3K登山口起算),石塊樹根鋪陳的步道與原始泥土山徑相較並非易行,下踩時足部毫無彈性的觸地所引起的不舒服持續累積。

1424 TC082-1 03/06,已走完半程,期望的泥土山徑仍然落空。

1434 TC082-1 01/06,已可聽到大雪山林道車行聲。

1443林道27.3K登山口,感謝大雅來的四位山友慨然讓我搭便車往19.8K取車。

 

GPX檔及航跡圖:

http://www.mountain.org.tw/WebBBS/Record/RecordOne.aspx?RecordID=774&MessageID=24052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我的部落格紀錄索引https://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post/121245384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thur 的頭像
    Arthur

    生命的律動──神攀俠侶入山林

    Arth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