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阿白縱走自成蹊(附航跡圖及GDB檔)
活動日期:102年3月10日 (晴)
參加人員:王水南、陳秋芳、林玉真、楊智全、邱秉光、范懷榮、陳明盛、葉春明、黃月媛、
王淦富、蔡行健、林惠婉、李俊民
攀登山岳:阿冷山(1540m,2-1546),次郎山(1504m, 大理石圖根補點),白毛山(1522m,3-6408及山字森林三角點)
活動概述:
阿冷山是前台中縣登山會的會山,位於台中市東勢區,為緊鄰裡冷溪的一座中級山。自登山口至阿冷山陡上約880m,幾乎不得喘息,此路線大都走在樹林中,多處架有繩索,攀登不難。白毛山為谷關七雄之一,而阿冷山縱走白毛山則是岳界三年前開闢的新路線,距離約13公里,上上下下,累計爬升高度約1700公尺。中途所經次郎山,擁有一顆漂亮大理石材質的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三月下旬本社將舉辦北大武山活動,故以此為行前訓練。
行程記錄:
06:00東勢集合沿台8線往谷關東行。
06:37台8線19.9K之白鹿吊橋,進行整修已封閉,無法在此放接駁車,故再前行1Km取右下。
06:40馬鞍壩,經壩頂過大甲溪後右轉接白鹿部落聯外道路(遇岔路取左轉入水泥產道),前行約1300m至第一號濬放一接駁車,再回台8線往谷關。
06:56台8線29.1 k處右轉過裡冷橋,循「裡冷探索樂園」、「野谷會館」指標前行,約1.3K左轉過同心橋後右轉,上行約3分鐘(約1.1K)抵生利橋。
07:06生利橋,橋旁為裡冷探索樂園,再往前約200米在野谷會館前空地停車。
07:15整裝出發,沿裡冷溪上溯。
07:17跨過攔沙壩沿溪之右(西)岸續行,枯水期水位不高,不用脫鞋。
07:23登山口,登山路條迎風喧嘩,一開始即陡上。
07:34初見黑色塑膠水管,沿水管腰繞後續往西北方陡上,路跡明顯。
07:48上稜,一路都在樹林中行走。
08:13路趨平緩好走,稍得鬆弛。
08:21經一小山頭後下抵一小鞍部,久旱未雨,未聞水聲,未見水源,旋即陡上。
09:14崩塌拉繩區,芒草叢生,拉繩在芒草、蕨類及小灌木石塊間往上攀爬。過拉繩區後展望甚佳,白姑大山延伸下來的基隆山、馬崙山、八仙山以迄唐麻丹山清晰可見,東北方的東卯山及其後的橫嶺山、鳶嘴稍來群山並列;谷關大道院之紅瓦屋頂在翠綠群山中更形醒目。
09:20眺望休憩區,小劍山出現在大甲溪谷的北方,突聳峨然,左後方的大劍山、雪山及北稜角盡入眼簾,早春天晴是個爬山的好天氣。
09:44陡上後抵樹林中之平坦地,有幾塊石頭可供歇息。
09:53阿冷山前峰,有多個高點,只有一高點樹上掛有一標示牌。
09:56三岔路,在一般中級山常見之雜木林中,往右(白毛山)往前(阿冷山)均有登山路條。在此卸下背包休息並等同伴,遇一位山友登頂歸來。
10:17取直往阿冷山續行,先上後陡下。
10:22下約80m抵阿冷前鞍,自此又是陡上約120m才能上阿冷山,尤其快到阿冷山前之拉繩,更是又陡又急。
10:39阿冷山,四周樹木已高,展望不佳,遇一山友騎車由長興林道上南阿冷山,再縱走至此。
10:50整裝下山。
11:12三岔路,休息午餐。
11:32起程往白毛山,各家路條甚眾,足見阿白縱走之吸引力,下自成蹊,但路況並不好。
11:53廢棄鳥網,半掩於泥土中,這裡是個鞍部,原始山徑舖滿落葉,平緩好走。
12:02 1428峰,沒有標示。
12:05林道岔路,前行是寬大的廢棄林道,捨林道取右上,經高密芒萁林後有一寬緩稜,走來舒適。
12:10平坦處,小休。
12:32 1509峰,過1509峰下坡路段,芒萁高密,但路條不缺,路徑明顯。可往東北向遠眺大劍山、雪山及北稜角;西望則可看到森林密佈的太郎、次郎兩兄弟。
12:54太郎山,標高1518m,山頭杜鵑林密佈,略有展望。
13:21次、太郎山間鞍部。
13:33次郎山,標高1504m,立著一顆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大理石材質,雪白晶瑩。
13:36續行,芒萁長滿山野,但已不妨礙通行。治茆雙峰與西巒大山、郡大山偶入視野。
13:38瘦稜崩壁,在此望白毛山會令人倒抽一口氣,蓊鬱聳立的白毛山,獨立特出,下到鞍部要下約150m,再上攀180m始可登頂白毛山。這下坡路段又滑又陡,要靠已架好的繩索慢慢下降。
13:56獵寮遺跡,地勢平坦,右側樹林有好幾道人工堆砌的駁坎。
14:02右側樹上有小指標(要很用力的看),指向右後往白毛林道,取直上行。
14:05廢工寮,廢棄的鍋子、碗、塑膠瓶、鐵皮被棄置沙土中,想必曾風光一時。白毛山南壁,火燒後的樹幹烏黑,但葉綠草長,已逐漸恢復生機。上攀時岩石交錯坡度甚陡,踩枯木要注意穩固度。
14:31接上白毛山傳統路線,左下白毛林道往果園登山口,右往白毛山,一棵大枯木,光禿的枝幹伸向蒼穹,訴說著烈火紋身的無奈,有著淒涼的美,休息並等同伴。
14:47取右續行往白毛山。
14:57白毛山,山頂平坦寬廣,建有涼亭及解說牌,西南側空地可遠眺玉山,有山友在樹上掛一書有「玉山」之紙牌,惜今天只可看到治茆雙峰與西巒大山。西北側空地則可遠眺大劍山、雪山及北稜角,樹上亦掛有「雪山」之紙牌。
15:20下山。
15:24抵大崩崖,兩側懸空,若非兩旁建有木護欄並穿繩固定,這暴露感會讓人腳軟。俯視大甲溪床,潺潺流水;而北岸的白冷山、橫嶺山、鳶嘴山、稍來山、船形山、鞍馬山等,列隊待校。
15:28白毛山步道2.0K。
15:38過陡峭豪華的木梯。
15:43白毛山步道1.5K,白毛山自此約陡下120m。
11:53 1290峰,路轉平緩下坡。
15:57白毛山步道1.0K,稜線走勢平緩。
16:04稜線展望處,有木椅可供休息,林務局在此置一解說牌。東卯山獨立尖聳的造型,至為奇特,山麓右下則是紅瓦屋頂的谷關大道院。
16:10路左椅子。
16:15白毛山步道0.5K木樁。
16:30白毛山步道登山口,木樁標示0K,有林務局白毛山步道全覽圖。
16:35往登山口0.8K指示牌,左下岔路往果園登山口,取右行。
17:06登山口1.6K指示牌,左下可至紅色鋼拱橋,取右續行產道。
17:08經民宅後遇岔路,取右走狹小且很陡之水泥路。
17:15路右立有基督教會協助鋪水泥路面紀念牌。
17:16回到停車處,辛苦的司機們已前去生利橋取車,感恩。
GDB檔:
航跡圖: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