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浸水營古道懷古(附航跡圖及GPX檔)

活動日期:107年05月06日

參加人員:楊智全、林玉真、陳秋芳、章繼平、陳金龍、陳進義、陳月梅、馬雅霖、林立偉、

          侯姿彥、李季臻、鄰惠婉、李俊民

攀登山岳:出水坡山(653m,2-1196),出水坡山(655m,2-IC079)

活動概述:

    沒有一條道路能像浸水營古道一樣,激發人們這麼多的思古之幽情。這一條道路的形成,可以推溯到500 年前,被稱為卑南王的卑南族總頭目,威震臺灣東部與南部各原住民族的時代。500年來,卑南族、排灣族、荷蘭人、平埔族、漢人、日本人,利用這一條路探金、納貢、交易山產、訪親、山地探險、學術調查、移民、販牛、郵遞、傳教、行軍、赴任、爭戰、討伐、山地警備、巡視、健 行、山訓......,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發生在這裡。

    浸水營古道因為承載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史蹟,而成為大眾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臺灣歷史步道。

                                  徐如林,楊南郡「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行程記錄:

 

04:15烏日出發,搭九人座福斯T4小巴沿3號國道南下,往浸水營古道。

06:20南州交流道(424.5K)下,於右側7-11用早餐。

06:50續行,右轉185縣道。

07:06左轉198縣道(新開路)經新開社區。

07:10大漢林道0K。

07:17大漢山休閒農場3K。

07:27警局6K。

07:34林道8K。

07:38林道11K。

07:44力里部落。

07:49老力里遺址。

07:52林道15.5K。

08:09林道20K。

08:17經右側國軍戰士紀念碑。

08:22林道23.5K古道入口,轉彎處可停十來輛自小客及中巴迴車,右岔林道往上可抵大漢營區雷達站。左岔是浸水營古道0K西端入口,海拔約1445M。下車整裝,司機原車開至加羅板社區等我們。入口處有浸水營國家步道解說看板,昔日的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途經屏東縣春日鄉、台東縣達仁鄉,東至台東縣大武鄉加羅坂部落,全長約47公里,後來為了大漢營區的交通聯繫,國軍開闢古道西半部分為大漢林道(198縣道),讓車輛可以單線通行。林務局以大漢山林道23.5K處為起點、台東姑仔崙吊橋為終點,修築一條約15.4公里的登山健行路線,今日指「浸水營古道」即為此路線。

08:44取團照後起登,一開始就是濕漉的泥土路。到2.6K之古道分界「州廳界」是上坡路段,之後就一路下坡。

09:01步道1K里程木樁,步道每500公尺就有一里程木樁,但1K、2K、3K的與0.5K、1.5K、2.5K的形式不同,步道寬約兩米,緩上坡易行。

09:04展望點,左側可遠眺石可見山,屏東的第二高峰高聳矗立的南大武山,則在白雲罩頂的崇山峻嶺中。

09:08古道1.4K岔,有步道及動植物解說牌,遇中山大學生物科技系學生採集昆蟲,彼等受委託計算古道昆蟲種類與數量。右岔往林務局工寮,取左過柵欄進入古道,有浸水營木製指標,標示牌提醒,浸水營古道全程16公里,步行時間約6小時。

09:19過2K里程木樁,古道平坦微上坡,寬敞好行,可遙望左前方之姑子崙山。

09:29抵2.6K之「州廳界」,為古道分界,過此即入台東縣。解說牌寫著:「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從台東廳啟行巡視浸水營古道時,高雄州知事及各級官員都在此迎接。此地終年雲霧深鎖,年雨量高達5200m,又因地勢平緩易積水,是浸水營名稱的由來」。之後古道陡下,石頭濕滑,小心奕奕,速度不快。

09:37姑仔崙山登山口,指標標示:右往出水坡往台東;左往姑子崙山,取右續下行古道。(依記錄,往返姑子崙山需時五小時)

09:41過3K里程木樁。

09:51浸水營盤、浸水營駐在所遺址,解說牌寫著:「清光緒8年屯營,屯兵30人,原稱大樹林營,光緒20年改稱浸水營。明治34年日本人設浸水營駐在所,大正3年浸水營事件,日警、眷屬被殺,駐在所燒燬,昭和11年撤廢,遺址還有石砌駁坎、圍牆等」。上石砌駁坎後,為平整之遺旨址,荒煙漫草,徒增思古幽情。

09:57栁杉林,因受中央山脈東西兩側氣流交匯,不僅風勢強勁,而且終年雲霧繚繞,多雨潮濕,兼具熱帶雨林及雲霧帶森林的特性,促使特殊植物營生,是南台灣的植物寶庫。

10:07古道4K里程木樁,旁有空地。

10:24古道5K里程木樁。

10:29禁止通行標誌,從左側高繞。台灣高山全覽圖M24「中央山脈大武南主脊」裡有標示「古道崩塌地」。

10:33復接古道,亦有禁止通行標誌,沿路下坡平緩好行。

10:40過6K里程木樁。

10:41抵觀景涼亭,有椅子可休息。右可眺望大漢營區雷達站,紅色的建築在藍天白雲襯托下特別醒目,馬羅寺山的崩壁觸目驚心。亭左有小徑往古里巴保山,來回約50分鐘,因不在行程內,未往。夥伴在此發現已飽餐的螞蝗一隻,也是全隊全程惟一的一隻。

11:01續行。

11:16古道7K里程木樁。

11:31古道8K里程木樁。

11:45古道9K里程木樁,續下坡平緩好行。

11:50抵出水坡涼亭,有桌椅,在此午餐。解說牌寫著:「光緒8年設出水坡營,屯兵30人,分3隊。大正8年新設出水坡駐在所於清營盤址上,大正15年遷移至原址西方約400公尺,昭和20年撤除,遺址分兩個大區塊,有水泥屋基2棟,升旗台,神社營址等」。古道旁左岔上坡路徑有指標指引,是往出水坡神社、新出水坡駐在所及古里巴堡諾駐在所遺址。

12:19午餐後依指示牌左上往出水坡神社。

12:22出水坡神社,只剩下駁坎和一堆類似台座的石堆。

12:25下涼亭後,研沿涼亭後方小徑進入右側有蓄水池,再往前走,堆疊整齊的駁坎,佔地甚廣,應是出水坡駐在所遺址。原路返涼亭。

12:30休畢啟程,一段陡下坡。

12:35抵清朝出水坡營盤,也是出水坡駐在所,尚留有石砌駁坎、圍牆、石階等。

12:40左空地,地上圍成一塊塊,似乎考古測量某些標的。開始上坡。       

12:44古道10K里程木樁。古道佈滿落葉,兩側林木高聳,走來愜意。

12:57古道11K里程木樁,右側即是出水坡山登山口,有指示牌,取右進入樹林。

13:01約20公尺即抵出水坡山,林中無展望,仍留有空照白色帆布標誌。

13:04再往右側約20公尺,抵另一出水坡山,具一水泥內補二等三角點,一樣林中無展望,亦仍留有空照白色帆布標誌。

13:08退回11K出水坡山登山口,續行古道,此後古道已無原先之泥濘潮濕,水氣少了,路變乾燥,陽光宜人,是另一種山林溫潤的風貌,出水坡的地名由此而來。

13:24古道12K里程木樁。

13:31木炭窯遺址, 位於左側斜坡下方約10公尺處,無路徑可達,須拉樹幹踩陡坡下探。解說牌寫著:「約民國50年代建造,目前已難見此種古老建築物,反映老一輩的生活方式,能發古之幽情,圓形炭窯直徑4.8公尺,壁高2.1公尺,壁厚0.8公尺,留有窯門,為懷舊一景」。

13:47古道13K里程木樁後即下陡坡。從出水坡駐在所到姑仔崙駐在所沿途,依清軍形容這一帶的山路是「日光不 到,古木慘碧,勇丁相顧失色。」後經歷日治與民國五十年代的砍伐,已不復見當時的景象了。

14:01抵新姑仔崙社,係姑仔崙駐在所遺址,解說牌寫著:「大正12年遷建於稜線上現址,同時將姑仔崙舊社部分居民遷移至駐在所下方,稱為新姑仔崙社。駐在所的水泥屋基、石階、駁坎還很清晰可見,左方約50公尺處為教育所」。在大正三年,力里社排灣族人襲殺力里駐在所警眷的四天後,姑仔崙駐在所包含救援、留守的巡查與家眷,全數遭到大武溪對岸山頭的姑仔崙舊社排灣族人殺害,同時駐在所也被焚毀。乃有大正12年之遷建。

14:05 續下陡坡,有台階。。

14:07古道14K里程木樁。

14:10半圓形木拱橋,造型新穎,古道全程僅此處越過小溪澗。

14:25轉彎處旁有簡易護欄,右邊有續崩塌之虞,下方茶 茶牙頓溪,溪水淙淙。

14:26古道15K里程木樁。

14:28通過鐵柵欄,旨在防止機車進入。

14:29清代溪底營盤遺址,解說牌寫著:「清光緒10年設溪底營盤,屯兵30人。大正5年日人設姑仔崙駐在所於此地,12年遷至稜線上方,民國57年,林務局設苗圃與招待所。長約120公尺的浮築道路為清代所建」。過去清軍過夜的營盤,目前遺址已經無可考據了;日治時代,此地改設林業改良場;林務局設立苗圃,並提供美籍林業專家客房及游泳池等招待設施。路旁右邊古道右側植有一排檸檬鞍樹,樹幹筆直堅硬無比,樹皮光滑,每年明顯的剝落一次,木材為優良之紙漿用材。

14:33抵姑仔崙吊橋遺址,解說牌寫著:「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是浸水營越嶺古道重要通道。最早架設於大正6年,當時姑仔崙警官駐在所設於清代溪底營盤上,稱為姑仔崙鐵線橋。大正7、8年兩度被颱風吹襲損壞,現在吊橋遺址是大正15年以1250日圓重建,時隔70餘年,目前僅剩橋衍而已」。吊橋已不復見,旁有「大正十五年峻功」石柱。

14:35終抵姑仔崙吊橋北端,此橋橫越茶茶牙頓溪,為浸水營古道終點。係林務局在民國九十五年修建完工的新吊橋。

14:37過姑仔崙吊橋南端,續行前方有大空地可停接駁車,後方有涼亭。預定的小貨車邱先生已在此等候。行畢古道,方可瞭解先民蓽路藍縷披荊斬棘之辛勞,而臺灣歷史的民族文化史蹟,也因此鮮活了起來。

14:40台中夥伴先搭小貨車到加羅板社區,小貨車有長椅可坐,但溪底河床顛簸,須事先將206塊骨頭編號,以便重組。

15:02加羅板社區。漱洗更衣後搭九人座福斯T4返航。

 

GPX檔: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2522&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航跡圖;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2521&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id=80A803BAAAF0678F%21943&cid=80A803BAAAF0678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th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