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淡蘭中路聯絡道 (附航跡圖及GPX檔)
日期:109年07月05日
參加人員:李俊民
活動概述:
淡蘭古道是清代淡水廳(今台北)到噶瑪蘭廳(宜蘭)之間往來路網,200多年前,因為大量移民開墾,發展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商(茶)道)的交通系統。
攤開淡蘭古道中路地圖,北起基隆暖暖,途經新北平溪的十分、雙溪柑腳、泰平及坪林三水潭、灣潭,再到宜蘭外澳。其中中路前段的路線係從基隆暖東峽谷至虎豹潭,中路後段則從虎豹潭至外澳,中間有一連絡道之路線,從柑腳威惠廟→中坑古道 →中坑頭方向碑→枋山坑古道→英速魔法學院→闊濑古道→三水潭(雙溪口福德宮)→接灣潭古道出外澳。
本次即由柑腳威惠廟走連絡道至三水潭雙溪口福德宮,後接北勢溪古道→保成坑古道→崩山坑古道回威惠廟,形成一O形路線。
行程記錄:
04:30烏日出發,沿1號國道北上,在新竹交流系統轉3號國道。
06:20下木柵交流道(20.8K),接106乙縣道往雙溪。
06:29至雙溪橋前左轉雙十道路(亦可過橋後再左轉106縣道) 。
06:35過文山一號橋接106縣道往平溪鄉。
06:54於平溪鄉十分寮右轉平雙公路(台2丙)。
07:02過平雙隧道。
07:09下平雙公路(台2丙),接北42鄉道往坪林方向。
07:16抵雙溪區長源里柑腳威惠廟,該廟西元1866年建廟,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54年,奉祀開漳聖王,為柑腳地區居民信仰中心。
07:41循面對威惠廟右側北42鄉道(雙柑公路)往中坑古道方向步行。
07:42右側淡蘭古道指標柱標示:右往泰發炭窯360m,前往中坑古道2900m,這是淡蘭古道中路主線與連絡道的交會處,指標柱上有雙扇蕨的識別標誌,是設計師蕭青陽之創作。雙扇蕨,在淡蘭古道上常見,目前新北市政府已將它作為淡蘭古道國際識別及指引標誌,象徵淡蘭古道在地球發展生命演化之意義。
07:44岔取直,七月太陽的熱力,即使撐傘也檔不住。
07:57岔取右。
08:03雙坪一號橋,過橋左轉,仍循北42鄉道前行。(右往土地公山)
08:09中坑古道出入口,右岔柏油產道往盤山坑,取左下岔入中坑古道。淡蘭指標柱標示:回往威惠廟1500m,前往中坑古道1100m。
08:11 過中坑橋,過橋後取右,右下盤山坑溪溪水潺潺。
08:20過水泥橋,右岔土產道往中坑2號農家,橋邊停有露營車,很多只走中坑古道來回的山友,就把車子停此處。
08:21過左右水泥柱,左側水尾土地公,古樸的小土地公廟在淡蘭古道多處可見蹤跡,在此卻多了現代的建築及裝飾,雙手合十祈求平安後續行。
08:28 民宅,然後過溪。
08:31抵中坑古道左、右線岔,淡蘭指標柱標示:回往威惠廟2900m,前往中坑頭小土地公廟2600m(中坑頭小土地公廟即是中坑頭鞍部所在,即是大正元年方向碑處),下有淡蘭山徑--中坑古道導覽圖。指標前方溪畔有防止牛群闖越的木頭牛欄,可開啟木頭柵欄的門進入,過去之後記得再關上。右岔溪畔步道是中坑古道右線,過溪入梯田草原是中坑古道左線,中坑古道左線連綿的廢耕梯田草原,有如世外桃源,最值得推薦。踏石過溪即見寬敞平坦又翠綠的梯田草原,循著清澈溪水的溪谷層層往上堆疊。
08:38抵淡蘭中坑古道石柱,這是中路唯一的淡蘭古道石柱,中文字為國寶級書法家周良敦揮毫撰寫。左側又是綠草如茵的梯田草原,賞心悅目,讓人驚嘆不已。
08:41過攔沙壩,即是接民生用大水管的水圳路,過了壩頂右側廢梯田中栩栩如生的青蛙石即現眼前,真是嘆為觀止。
08:47抵引人目光的石拱橋,橋下大石嶙峋。水流清澈,橋上綠蔭蔽天,古意盎然,有著先民挑擔過河在橋邊休息的雅緻!
09:04抵古厝群,此遺跡稱為「中坑古道古早厝地」,斷垣殘壁挺立在寬大草地上,石頭砌造的門柱及門楣依舊屹立不搖,仔細觀賞可發現「人字砌」的牆面砌法,這是施工困難度較高的工法,難怪歷久不倒,讓人增添思古悠情。一旁的古石磨引有溪水,樹蔭下又有椅子可坐,當然犒賞自己小休一番。
09:21續行,進入原始又蓊鬱的樹林中,路徑寬敞好走,路條不缺。
09:41中坑古道左、右線岔,08:31之右線在此會合,有舊指標,右後岔係中坑古道右線,也可接盤山坑古道,取直續行中坑古道。
09:42抵中坑古道最後古厝遺跡,要往右上走一點路。
09:43再過牛欄,一路陡上到中坑頭鞍部。
09:44 經過小溪澗,天氣實在太熱,取水牛飲。接下來是陡坡上行,部份路段就地取材採現地石頭舖設石階路,陡處還有拉繩,讓中坑古道少了泥濘多了親民。
10:26上抵水泥產道岔,淡蘭指標柱標示:坑頭小土地公廟120m,登山口(往柑腳)2480m。左岔水泥產道接北42鄉道19K處,可往北豹子廚山;右岔廢水泥產道已荒廢難行,取左而行,在不遠處中坑頭方向碑岔休息,有指標牌。
10:35續行,取右陡上石階,這是較前面更陡的一段石階路,在高溫的影響下,最後這段上坡石階感覺好累。
10:41抵中坑頭小土地公廟,又稱中坑頭鞍部,係一十字岔路口,中坑古道至此結束。淡蘭指標柱標示:登山口(往柑腳)2600m,登山口(往闊瀨)3000m,直行係枋山坑古道,亦為淡蘭古道之聯絡道,可往枋山坑崙下接闊瀨古道;右岔稜線上往枋山坑山;左岔山徑可接北42鄉道再往北豹子廚山。一旁的大正一年(1912)方向碑四面都有刻字,其中三面為古道方向說明,「南闊瀨行;北頂雙溪行;西石碇行;大正元年八月五日建立」字樣,故也稱中坑頭方向碑,另有顆鑛務課基石,編號675。右側有大正十一年建的百年古樸小土地公廟福安宮,又稱水頭土地公,門扉兩旁的對聯為「白髮知公老,黃金賜福人」。新北觀光局將此闢成休憩空地,有雙層石砌階梯,搭配一旁綠竹幽篁,倒也清幽。 小休。
10:53休畢,取直枋山坑古道前行,古道乾乾淨淨,路跡清晰好走,是很棒的泥土路。
11:04小溪澗。
11:10抵枋山坑山岔,右上往枋山坑山、火燒寮古道,淡蘭指標柱標示:中坑頭小土地公廟2940公尺,登山口(往闊瀨)60m,兩者距離應是誤植了,續取左前枋山坑古道。
11:18經過右側兩座墳墓後,抵枋山坑 3-1號民宅,庭院寬敞,棚子內有椅子,接引山泉水的水龍頭一開就有水。今日的高溫很令人受不了,精神和體力都虛弱得多,在此舒服的休憩。
11:23續行,循庭院前方水泥路下行。
11:25經柏油道路轉彎處產道岔,有指標牌,取右前柏油產道循續下行。
11:29 岔取左,有淡蘭雙扇蕨小指引標誌。
11:31下抵枋山坑 2號民宅,尚有人居住,從庭院左側圍牆缺口下行,有路條但沒有淡蘭指標,藍天隊2016.6.4標示為越嶺保甲路,但官方仍視為枋山坑古道的一部分。
11:40 接續步道已鋪上古道風味的石階,左側溪溝仍有流水,但石頭鋪面仍滑腳,加上陡下,要極其小心。
11:50踏石過溪,沿途尚可看到樹上白色黏貼套紙,寫著阿拉伯數字及??階,這是古道上施工方式的標示。
11:52杉木棧道,以杉木平鋪為道,上面再加一根垂直之較大杉木為欄,這裡的施工更費工,不過做得很令人讚賞。
11:56再過溪,不久出現淡蘭指標柱標示:中坑頭小土地公廟2970m,闊瀨古道1050m。
12:03終出北42鄉道15.1K處,淡蘭指標柱標示:中坑頭小土地公廟3000m,闊瀨古道1020m,枋山坑古道至此結束,一旁立有石刻字的枋山坑石碑卻顯示這是另一端的開始,導覽圖淡蘭山徑--枋山坑古道標示枋山坑古道全長3000公尺。這些由先民走出來的道路,曾經承載一代安居興業的夢,但也因為現代化,漸漸被公路貫穿、覆沒。在此午餐。
12:23續行,馬路左側是闊瀨一號橋,取右循北42鄉道往英速魔法學院。
12:34經闊瀨派出所岔,左下往闊瀨派出所,不取,仍前行。(經闊瀨派出所亦可達英速魔法學院)
12:36抵英速魔法學院岔,左轉往下。這原本是闊瀨國小舊址,經改造成貴族的英語學院,校園美輪美奐,是取景的好地點。循石階步道下行。
12:41 經闊瀨吊橋,橋下北勢溪景色優美,遊客戲水游泳,亦有人紮營。過吊橋取左岔循闊瀨古道前行,左下石階可到溪邊走走。闊瀨古道全長2800公尺,闊瀨吊橋是古道的起點,古道沿山壁而開,起伏不大,是段相當長的平緩山腰路,有滿多部分是羊腸小徑,落葉鋪滿泥土路徑,是條優質的山腰小徑,左側是北勢溪,但步道與溪谷間有落差,只能遠遠觀賞。
13:15小高繞有拉繩,過後則是最後一段陡下的石頭階步道。
13:16接水泥路,這裡是往闊瀨吊橋的登山口,淡蘭指標柱標示:三水潭小土地公廟2100m,闊瀨吊橋1680m。太陽淫威下,在蔭涼處小睡。
13:47續行,取左前岔水泥路下行。
13:50轉彎處,水泥路左下行往唯一民宅。前方進入樹林便是通往鷺鶿岫民宅的闊瀨古道入口,有指標牌及登山路條,這一段藍天隊2016.6.4標示為越嶺保甲路。續行古道,泥土路徑路況尚好。
14:14到了鷺鷥岫路3號民宅,取右上經過民宅,屋主在屋前泡茶,慷慨贈我礦泉水,屋前引來的溪水自又是狂飲之處。闊瀨古道從闊瀨吊橋到此為止計2800公尺。
14:18遇車道岔,淡蘭指標柱標示:三水潭小土地公廟930m,闊瀨古道170m,更證實了鷺鶿岫3號民宅即闊瀨古道的起點位置。取左續行。
14:20 左岔柏油路下北勢溪谷黑龍潭不取,取右岔至黑龍潭露營社。老闆對入內露營者收取費用,對登山客則不收費。小休。
14:28續行,循柏油車道下行。
14:30左側護欄缺口是捷徑,為福德步道,免去走柏油路繞一大圈。
14:34過中心崙二號橋,北勢溪在此迴彎出一片大平地,黑龍潭露營社就在此闢出優美寬敞的大露營區。時逢假日,開車前來露營的人潮眾多。
14:35應取右循水泥車道往三水潭 ,一時疏忽往前行,發覺後右轉接回。
14:39左側有個「八六八森林步道」,這是露營區的森林步道,可以與前行的柏油路互通。
14:44 過三水潭多孔橋後,抵雙溪口福德宮,淡蘭指標柱標示:闊瀨古道1100m,灣潭古道50m,北勢溪古道800m,下為導覽圖。雙溪口福德宮是三個古道的交點,也是淡蘭古道主線與聯絡道之交會點,右為灣潭古道可往張家莊、澳底;回往闊瀨古道;前行北勢溪古道可往柑腳,淡蘭古道中路--闊瀨連絡道到此算是走完了。廟前北勢溪之雙溪匯流口形成一碧綠大深潭,即是三水潭,三個有特色的多孔橋扼守著這水潭。廟前另有石砌土地公廟,看得出建造年份是乙丑年。循直行水泥路往北勢溪古道。
14:47 另一多孔橋。
14:57 第三座多孔橋。
15:00抵北勢溪古道出入口,淡蘭指標柱標示:三水潭小土地公廟800m,登山口(往泰平)2600m。左岔水泥路上往南豹子廚山,取右岔土徑古道前行往料角坑,古道寬敞好行。
15:08路徑平緩,有椅子可休息。遠處雷聲隆隆,烏雲蔽天。
15:26 經人造石階步道後抵三層巷古道岔,有指標,左上往三層巷古道、南豹子廚山,取直循古道續往料角坑。
15:31下雨了,穿起雨衣過木筏橋。
15:41抵土地公潭,右側碧綠潭水因雨激起小漣漪,模糊了青山倒影,卻有著另一種美。
15:51中正橋頭基石,礦務課第677號基石字跡已看不怎麼清楚,旁邊有椅子。
15:52 中正橋,立有中正橋紀念碑,建於民國五十五年的中正橋早已不見,接著過木筏橋,續前行。
16:02接水泥路,路左民宅料角坑26號之1,休息並收拾雨具。
16:20續行。
16:21抵北勢溪古道登山口,淡蘭指標柱標示:回往三水潭小土地公廟3400m,往前崩山坑古道2740m,右往壽山宮2080m,導覽圖標示北勢溪古道全長2600公尺,至此也走完了北勢溪古道。取右岔循柏油路上行,告別優質的山徑古道。
16:22岔取左柏油路上行。
16:24抵憨子坑岔,左側水泥產道往憨子坑古道,不取,取直柏油路續下行。
16:31保成坑產道岔,左後岔水泥路上往保成坑古道,右岔柏油路往壽山宮,取左後水泥路。
16:35路右保成坑福德宮,取左岔過水泥橋,沿水圳行。
16:42保成坑古道岔,正在施工,原本的水泥三孔水泥橋已被挖除,左岔接北42鄉道、柑腳山的柑腳山腰古道,要爬上施工挖出的陡險駁坎,往保成坑古道也要下溪,在怪手後面找到臨時的便道上行。(在此小迷路找路約15分鐘)
17:01上行抵最後民宅,料角坑10、16號,有水龍頭可補充山泉水,循屋右小徑續上行保成坑古道,有登山布條指引。經一段邀繞路後開始爬升,考驗著疲憊的身軀。路徑清晰,布條不缺。
17:31抵保成坑山岔,右岔東南稜線路往保成坑山,有指標,取左岔續走寬廣優質土徑。平緩腰繞古道,接續是緩坡上升。
17:50終上抵越嶺點五岔路口風口鞍部,有指標,淡蘭古道中路的崩山坑古道通過此點往泰平國小,保成坑古道在此結束。左後岔係山腰古道可往柑腳山,右岔稜線山徑往後寮山。小休。
17:59續行,取左經窄溝續越嶺崩山坑古道往威惠廟下行。僅存於全世界極少數地區的珍稀蕨類植物「雙扇蕨」陸續出現,這種蕨類中的活化石具二叉分枝的生長模式,有著二至四億年前古老蕨類植物之特徵。
18:07經兩處小溪澗後,抵柑腳山岔,左岔山徑往柑腳山,有指標,取直沿崩山古道續下。循山腰闢路的崩山古道有手作工法的階梯,友善路徑。
18:18鞍部空地岔,右側有桂竹林欉,腹地寬敞,有椅子可歇腳。淡蘭指標柱標示:登山口(往泰平)4620m,登山口(往柑腳)1420m。右前岔上稜線往東山外柑腳山;右岔係大埤古道下往雙溪小築、三叉坑產道;回往柑腳山、泰平國小。續直行下山往威惠廟。
18:23右側土地公廟。古道係料角坑居民越嶺到雙溪柑腳的主要通道,沿著左側潺潺小溪之山谷構築,長長的亂石階有些溼滑,須小心行走。
18:57經右側梯田小草坪即入農墾區,但石階溼滑依舊。
19:13點戴頭燈。
19:16經右邊之古厝遺跡,昏暗中只能遠觀其門楣及斷垣殘壁,續下行。
19:17水泥橋。
19:25脫離亂石階,路況變清晰寬敞,右邊有平坦的草坪。
19:27經牛欄,左邊跨過,經過小片菜園。
19:30出抵崩山坑古道登山口接上產道,取左踢產道往威惠廟下行。登山口空地已鋪上碎石 ,立上木頭圍欄,黑暗中可感覺主事者的用心。淡蘭指標柱標示:登山口(往泰平)6160m,威惠廟1000m。
19:31 過崩山 一號橋,續循水泥產道緩下行,途中道路左側擺放許多甕缸,有著楊桃的香味,此係厚雨農莊(無銀鐵屋)以古法製作天然酵素所為。
19:50 經山明水舍民宿後,即抵崩山坑產道岔錦城橋頭,有山明水舍民宿招牌,取左往威惠廟前行。
19:54抵柑腳威惠廟,也完成今日淡蘭古道中路聯絡道O形行程。入廟洗手間漱洗後,取車賦歸。
航跡圖: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更多GPX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