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一尖二尖烏山嶺(附航跡圖及GPX)

活動日期:1140412

參加人員:陳萬樟、張承偉、謝正南、李俊民

攀登山岳:馬山嶺 (708m,無基點),一尖山(820m,台灣省政府急水溪水源保護區界20,南瀛百岳No.45),二尖山(863m3-363(升為二等),南瀛百岳No.40),三尖山(823m,無基點),猿山(746m,無基點,南瀛百岳No.55),水根崙(746m,無基點,南瀛百岳No.56),雙片掀山(770m,無基點,南瀛百岳No.53),橫路頂山(660m,山字水泥柱,南瀛百岳No.70)庫頂山(南竹高崙南峰,543m,曾文水庫水準點50號,南瀛百岳No.80),烏山嶺(鳥子嶺山,467m3-248,南瀛百岳No.87),尖山(226m3-614,南瀛百岳No.97)

 

活動概述:

    台南綠色長城東北段大凍山山系,擁有南瀛百岳39座,由於幅員太長,岳界乃以大凍山和崁頭山為分界點,分為北中南三段。凍子頂山、黑石崁山、崩山、九龍山至大凍山為北段;大凍山、圓墩仔山(大凍山南峰)、大獅嶺、小獅嶺經山河嶺至崁頭山為中段;崁頭山、馬山嶺、一尖山、二尖山、三尖山、水根崙、雙片掀山、橫路頂山、庫頂山至烏山嶺稱為南段。

    南段一二三尖山後至三尖山休息站,因有碧尖步道下175市道19.7K之碧蓮寺,路況還好。休息站至水根崙以迄橫路頂山,山勢海拔逐漸下降,這是較荒蕪的一段,路跡不清,沙土鬆軟易滑,陡下拉繩,宜小心慢行。最後接上中寮-瀰力線217高壓電塔,始漸入佳境。抵庫頂山,走上一段烏山嶺水利古道(也是山海圳國家綠道編號MSTW11之東西口步道),跟著八田與一的腳步,探索承載著重要歷史意義的水利奇蹟。

 

行程記錄:

0505烏日出發,沿國道3號南下。 

0616下白河交流道,左轉往往關仔嶺方向行駛(172市道35K)。 

0621右轉172乙市道往水火同源風景區。 

0639市道172乙右轉175市道咖啡公路,經南寮、北寮。

0709台水白河營運所/六甲區馬斗欄高地池站,175市道24.5K,在七仙女姑娘香位小廟旁置一車,以利下山時行車,白牌計程車李文裕0937302412準時到達。

0716往孚佑宮仙公廟崁馬鞍部。

0736仙公廟停車場,仙公廟廁所前面的柏油路回往東原出175市道16.1K,續開車右上往仙公廟,在岔路點,左往仙公廟,取右往曾文水庫,也是柏油路路面。

0739崁馬鞍部休息平台十字路口,可停多車,崁頭山登山步道指標標示:前往獅額山登山口;左往崁頭山;右往一尖山;回往仙公廟,停車整裝。

0747出發,由休息平台旁小徑進入產業道路,沿途有布條指引。

0757岔路往左,自登山口就跟上的兩條狗小黑及小白一路尾隨。

0800左側福南宮上來的小岔路,取直,幾條狗齜牙裂齒的衝上來警戒著。

0804岔取右往馬山嶺,直行腰繞路會繞過馬山嶺直上一尖山,有路標指示。

0811馬山嶺北稜登山口,左上山徑,路條較稀。

0816馬山嶺,樹上釘著山名牌。

0821左方巨石,有一顆方方正正的倒是難見。

0824岔路合,0804腰繞路在此相會,路標指示此為巨石平台,左往崁馬鞍部。

0844拉繩陡上一尖山,腹地大,展望少。

0850七星崙,雜木林間,沒有展望,接著還是拉繩陡上。

0853眺望點,陽光透過雲隙灑落,看得到幾乎滿水位,浪漫又夢幻的曾文水庫藍綠色湖水;隔著劍文溪可遠眺上週踩踏過的劍文山系獅額山、坪頂山、劍文山;三腳南山群峰及稍遠的南一段南二段及玉山山脈,疊嶂層巒,清明秀麗。

0904上到稜線,左為北肩高地,取右。

0906二尖山,三角點四角均缺。與一尖山一樣,一大鐵板標示山名及臨山之方向。

0913南肩高地,相思樹林圍繞。

0923猿山岔路口,左下猿山、直往三尖山,沒有指示牌,僅有路條,易錯過。

0924越過大石即抵三尖山,滿地落葉,樹上釘著山名牌及標示山名的大鐵板,腹地較寬敞舒適。

0928出發往猿山,下切步道至0923猿山岔路口,取右下山徑往猿山,山徑原始,誰能想像三尖山下猿山出曾文水庫昔日曾為救國團熱門路線?較少山友登臨,已然褪色。

0940展望處,曾文水庫及獅額山、坪頂山、劍文山、三腳南山群峰景色依舊。

0937下邊坡後取左往鞍部(勿往右偏),至稜線後右轉。

0942猿山,腹地僅容旋身,前行下往劍文溪仍有路跡。夥伴觀察到附近的猿尾藤有一個特殊的生態現象,葉子上竟然結成了許多造型殊異的蟲癭,好像葉子上長了果實一樣,令人嘆為觀止。取照後原路返航。

1002回抵三尖山,小休。

1015續行。

1017三尖山休息站(烏山嶺岔),腹地寬廣,地面上廢棄了許多的水桶、鍋盆與鉛片等,昔時應有工寮。右有岔路往碧蓮寺,立有指示牌。取前行往水根崙,大凍山山系南段到這裡路況都還好。   

1032陡下拉繩,路徑清晰,路條不缺。

1037水根崙,樹上釘著山名牌,並綁著南瀛百岳護貝紙牌,之後拉繩陡下。

1052687峰抵雙片掀山,有南瀛百岳護貝紙牌,再沿稜向西南,找適合的午餐點。

1055午餐並泡茶,小黑小白在野樹叢中上上下下來去自如,我們餵食飲水、飯糰、蘋果饅頭麵包還有餅干小點,感謝一路相伴。

1158續行。

1205分稜右下,此處很容易錯過,因有一條稜線往東南方,在轉稜處,要留意跟緊布條。

1208拉繩急陡下,在荒煙漫草中,感謝有人披荊斬棘,清除整理,路條不缺。

1214轉稜取左,南瀛百岳不碰到黃藤也難,砍下的黃藤處處,今年砍完,若久無人跡,黃藤又長密了,沿途可東望曾文溪及楠西風光。

1229右繞峭壁,拉繩陡上。

1234橫路頂山,山頂狹窄,南瀛百岳護貝紙牌套在山字水泥柱上,取照後續行。

1240闊葉劍竹,在大白鷲山、白鷲山均已見過。

1254岩床石頭稜,通過不難,接續芒草路段。

1257接水泥廢產道,荒蕪堆滿落葉,須以登山杖觸抵才知是水泥路。 

1259三岔路,有標示,右下市175市道21.9K,取左走稜線,須跟緊路條。

1314穿越鞍部林道直行抵小山頭,後有芒草。

1340高壓電塔中寮-瀰力線 217/915月。

1344高壓電塔天輪-龍崎337/6310月,接上台電保線路。

1348林道鞍部岔路,右可往水利古道1.4K岔路,取直上循稜續行。

1352水泥路面,兩根紅色立木柱,曾文溪水源保護區界16在其間,有人稱之為南竹高崙北峰533m

1355高壓電塔天輪-龍崎338/6310月。

1358庫頂山,鞍部休息區,這是烏山嶺水利古道的越嶺點,指示牌標示:東口2.3Km;回往市道175 1.9Km(八田與一建造的烏山嶺引水隧道曾文溪的進水口稱作東口,東山區的出水口稱為西口),空地有多處休憩座椅。5512月設立之曾庫水準點第50號基石立在一旁,即是庫頂山(南竹高崙南峰)1930年嘉南大圳完工,但水量不足嘉南平原農作灌溉,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提出在曾文溪上游興建水庫,就是現在的曾文水庫。八田先生花7年的時間開鑿這三公里的烏山嶺引水隧道,將曾文水庫的水引流到烏山頭水庫,烏山嶺東西口越嶺步道的路線基本上就是走在這隧道上方,這是八田與一在興建烏山頭水庫時經常往返探勘的路線,也是造福台灣與見證歷史的古道。

14031348鞍部有轉來之林道,沿途有山海圳的標示,這是山海圳國家綠道東西口步道之一段,南望烏山嶺稜線,有一右邊是高大森林,左邊平緩之龐克山頭。

1411 水利古道東口1.35K岔路,指示牌標示:東口2.8Km;回往市道175 1.4Km,取直上往烏山嶺。

1418龐克山頭。

1419廢棄鐵皮屋工寮。

1420展望處,曾文溪及楠西、玉井市區即在腳下。

1422岔路取直。

1423路左報廢三陽喜美汽車,應有40年歷史了。

1427岔路取直,有一磚屋。

1431烏山嶺中繼站,南區水資源分署告示,預報站之設置為曾文水庫防洪所需。

1437烏山嶺登山口,水泥路右下175市道24.5K,卸背包輕裝直行往烏山嶺。

1439岔取右,路徑清晰,經一片相思林。

1448烏山嶺,三角點上凹字已上紅漆,西眺遠處尖山聳立,那是今天最後一個目標。

1459回烏山嶺登山口,取左沿水泥路西下,半途天空成鷹盤旋,野生桑椹可口。

1514取左捷徑,經龍眼果園而下。

1516民宅。

1520回馬斗欄高地池站置車處,餵食小黑小白飲水、飯糰,並與之告別。

1600沿174市道西行。

1614市道17435K處尖山岔,右轉,有往旭山里指示牌。

1616左側鎮安宮。

1617200公尺後左後轉,沿水泥路上坡。

1619停車處,為一廢棄民宅,建築考究,還遺有冷氣機。循右側水泥路上山,其左尚有住人民宅。

1623經養雞房、墳地後右上山徑,有路條指引,入竹林,竹葉滿地。

1626左屋(舊營區),藉階梯上爬。

1627尖山,腹地狹小,南瀛百岳護貝紙牌套在三角點,取照後原路回。

1636回停車處,取車往柳營交流道賦歸。

 

GPX檔及航跡圖:

http://www.mountain.org.tw/WebBBS/Record/RecordOne.aspx?RecordID=788&MessageID=24072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我的部落格紀錄索引https://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post/121245384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

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thur 的頭像
    Arthur

    生命的律動──神攀俠侶入山林

    Arth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